[发明专利]常温常压法生产氢氧化铜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4573.0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7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景峰;高文秀;于林超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22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温 常压 生产 氢氧化 | ||
本发明提出的是利用废铜和盐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氢氧化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氧化铜的生产方法是用铜盐加氢氧化钠生成的。但是铜盐的获得是较困难的。这是由于铜很稳定在常温常压下它不与酸反应。如果让反应顺利进行必须加热。不仅使用能源。而且产生有害气体。我们选用适当的催化剂能使该反应进行。这样不仅节省能源,而且无三废。它是生产氢氧化铜的理想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是利用废铜和盐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氢氧化铜的方法。利用废铜和盐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氢氧化铜的方法是:1、加料工序;2、反应工序;3、过滤工序;4、二次加料工序;5、反应工序;6、超声波振动分离工序;7、筛分工序8、水洗工序;9干燥工序。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废铜和盐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在常温常压下先生成氯化铜,然后控制pH值再和铜继续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经超声波震荡分离后过滤、水洗干燥得氢氧化铜。
本发明实现了在常温常压下由铜和盐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全过程。氢氧化铜是生产氧化铜的重要原料,与铜的氧化法相比,所用设备少;节能效果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利用废铜和盐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氢氧化铜的方法。利用废铜和盐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氢氧化铜的方法主要过程为:1、加料工序;2、反应工序;3、过滤工序;4、二次加料工序;5、反应工序;6、超声波振动分离工序;7、筛分工序8、水洗工序;9干燥工序。
本发明所采取的方案为:
1、加料工序
经过挑选过的碎铜块加入水和盐酸,再加入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铜、水和浓盐酸的质量比是4∶3∶1。
2、催化反应工序
上述物质在加入催化剂,且在常温常压下反应24小时。此时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
3、过滤工序
滤液为氯化铜溶液。过滤除去多余的铜和少量的氢氧化铜(滤饼可以作为加料工序的原料。)。
4、二次加料工序
将氯化铜溶液加入烧杯中,加入大块的金属铜。同时放入催化剂。
5、反应工序
控制溶液的pH值继续反应,此时在铜的表面生成氢氧化铜。
6、超声波振动分离工序
生成的氢氧化铜沾附在铜的表面,用超声波振动使其解附。
7、筛分工序
用30目的分样筛用水冲洗,氢氧化铜顺水冲下。
8、水洗工序
过滤出氢氧化铜,经水洗过滤得氢氧化铜。水洗液作为加料工序的原料。
9、、干燥工序
所得的氢氧化铜在低温下干燥即为氢氧化铜。
附图说明
图1为常温常压法生产氢氧化铜的工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加料工序
经过挑选过的碎紫铜屑20克,蒸馏水15毫升、盐酸5毫升放入三口烧瓶中。
2、催化反应工序
上述物质在加入适量的催化剂,且在常温常压下反应24小时。此时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并有少量氢氧化铜生成。
3、过滤工序
过滤除去多余的铜和少量的氢氧化铜(滤饼可以作为加料工序的原料。)。滤液为氯化铜溶液。
4、二次加料工序
将氯化铜溶液加入烧杯中,加入大块的金属铜。同时放入催化剂。
5、反应工序
控制溶液的pH值继续反应,此时在铜的表面生成氢氧化铜。
6、超声波振动分离工序
生成的氢氧化铜沾附在铜的表面,用超声波振动使其解附。
7、筛分工序
解附后用30目的分样筛用水冲洗,氢氧化铜顺水冲下。
8、水洗工序
过滤出氢氧化铜,经水洗过滤得氢氧化铜。水洗液作为加料工序的原料。
9、、干燥工序
所得的氢氧化铜在低温下干燥即为氢氧化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景峰;高文秀;于林超,未经王景峰;高文秀;于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4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型铜排连续挤压模
- 下一篇:组合式底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