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终端的照相设备的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2943.7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2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21/32;G06K9/00;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终端 照相 设备 切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照相设备的切换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前后摄像头之间、闪光灯开启及关闭之间的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摄像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却存在以下缺陷:1.目前,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基本都配有前、后两个摄像头,在使用时,可以互相切换。然而,在我们实际应用中,开启一个摄像头预览拍照的时候,为了防止拍照时抖动,我们大部分情况下双手握着手机。此时若想切换到另外一颗摄像头,还需腾出一只手进行相关操作,这种操作非常麻烦;2.在用摄像头拍照,尤其是使用前置摄像头自拍时,双手操作不但会挡住视线,还会将(自拍)的动作存在影像中3.闪光灯的开启,与之前描述类似,也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照相设备的切换方法,通过指纹识别来实现前后摄像头之间的相互切换或拍照,闪光灯开关,增强操作的便捷性,方便了用户,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终端的照相设备的切换方法,所述的照相设备的切换包括前后摄像头之间的切换及闪光灯开关的切换,所述的智能终端内置指纹传感器,且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智能终端的背板上,所述的切换方法包括:
a.智能终端通过指纹传感器对指纹信息进行检测;
b.指纹传感器产生中断信号并对中断信号进行采集传送给主芯片;
c.主芯片接收中断信号后对照相设备进行切换处理;
d.照相设备执行相应切换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终端包括:
指纹传感器,用于对指纹信息进行检测、采集,并产生中断信号;
主芯片,用于接收指纹传感器传送的中断信号,并进行处理,处理后对照相设备进行切换;
照相设备,包括摄像头,且摄像头设置有闪光灯功能,用于拍照。
进一步的,所述的指纹传感器上设置分别设置有前后摄像头之间的切换触摸区域及闪光灯开关的切换触摸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的指纹传感器对指纹信息进行检测包括:
步骤S101.指纹传感器判断是否有指纹触摸,无则继续检测,有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S102.判断指纹触摸的区域位于前后摄像头之间的切换触摸区域还是闪光灯开关的切换触摸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的指纹传感器产生中断信号包括:
指纹触摸的区域位于前后摄像头之间的切换触摸区域则产生前后摄像头切换的中断信号,位于闪光灯开关则产生闪光灯开关切换的中断信号。
进一步的,主芯片接收中断信号后对照相设备进行切换处理包括:
主芯片接收前后摄像头切换的中断信号则发出将前后摄像头切换的处理;
主芯片接收闪光灯开关切换的终端信号则发出将闪光灯开关切换的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指纹传感器进一步包括加密功能,智能终端指定的用户才能操作该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密功能需提前设置,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事先将指纹输入;
指纹传感器对指纹进行采集;
将采集后的指纹输送至主芯片进行存储作为对比样本。
进一步的,所述的终端设备加密后的切换方法步骤如下:
a’.智能终端通过指纹传感器对指纹信息进行检测;
b’.指纹传感器产生中断信号并对中断信号进行采集传送给主芯片;
c’.主芯片接收中断信号后与对比样本进行对比,对比一致,则对照相设备进行切换处理;
d’.照相设备执行相应切换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对比样本可设置为多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指纹识别来实现两个摄像头之间的互相切换或者拍照、闪光灯开关,而这个指纹的检测识别,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内置的指纹传感器来实现,为了增强操作的便捷性,传感器安置在背面位置,用户单手操作时,手指可以触摸到,实现控制;且可以设置加密功能,指定用户进行切换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加密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29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