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印刷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1672.3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在昌;李泰京;李华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45 | 分类号: | B41J2/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印刷 | ||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11月30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1-0126593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印刷头,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效地减少在喷墨过程中产生墨回流的喷墨印刷头。
背景技术
喷墨印刷头是将电信号转换成物理脉冲并且喷射储存的墨的液滴的设备。
随着喷墨印刷头可以大量生产,它不仅用于办公室印刷机还用于工业印刷机。例如,喷墨印刷头不仅在办公室中使用,以通过在纸上喷墨而打印文档,喷墨印刷头还在工厂中使用,以通过向印刷电路板(PCB)喷射液体金属材料来直接生成电路图案。
常见的喷墨印刷头可以包括多个压力室和多个喷嘴。喷墨印刷头可以通过所述多个喷嘴同时喷射单色墨或者多种颜色的墨,从而不仅增加了喷墨印刷头的印刷速度还能够实现生动的印刷。
然而,在上述的喷墨印刷头的结构中,压力室之间的间隔非常小,因此,很可能发生串扰,其中,形成在预定的压力室中的喷射压力影响相邻的压力室。
因此,需要一种喷墨印刷头,所述喷墨印刷头不仅能够提供高速和生动的印刷还能够减少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允许高速印刷、生动的印刷以及减少串扰的喷墨印刷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喷墨印刷头,所述喷墨印刷头包括:第一基板,在第一基板中形成有第一限流器和压力室;第二基板,在第二基板中形成有歧管、第二限流器和喷嘴,其中,第一限流器连接到歧管和第二限流器,第二限流器连接到第一限流器和压力室。
第一限流器的长度可以比第二限流器的长度大。
第一限流器的宽度可以比第二限流器的宽度大。
第一限流器和第二限流器的宽度可以比压力室的宽度小。
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结合时,第一限流器与歧管彼此叠置的第一区域可以比第一限流器与第二限流器彼此叠置的第二区域大。
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结合时,第二区域可以小于第二限流器与压力室彼此叠置的第三区域。
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结合时,第一限流器与第二限流器彼此叠置的第二区域可以比第二限流器与压力室彼此叠置的第三区域小。
第一限流器的体积可以比第二限流器的体积大。
在第二基板中可以形成有缓冲空间,缓冲空间将压力室连接到喷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喷墨印刷头,所述喷墨印刷头包括:第一基板,在第一基板中形成有歧管、第二限流器和压力室;第二基板,在第二基板中形成有第一限流器、第三限流器和喷嘴,其中,第一限流器连接到歧管和第二限流器,第三限流器连接到第二限流器和压力室。
第一限流器的长度可以比第二限流器的长度大。
第一限流器的宽度可以比第二限流器的宽度大。
第一限流器、第二限流器和第三限流器的宽度可以比压力室的宽度小。
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结合时,第一限流器与歧管彼此叠置的第一区域可以比第一限流器与第二限流器彼此叠置的第二区域大。
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结合时,第二区域可以比第二限流器与第三限流器彼此叠置的第三区域大。
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结合时,第一区域可以比第三限流器与压力室彼此叠置的第四区域大。
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结合时,第一限流器与第二限流器彼此叠置的第二区域或者第二限流器与第三限流器彼此叠置的第三区域可以比第三限流器与压力室彼此叠置的第四区域小。
第一限流器的体积可以比第二限流器或第三限流器的体积大。
第三限流器的体积可以比第二限流器的体积大。
在第二基板中可以形成有缓冲空间,缓冲空间将压力室连接到喷嘴。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点和其他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印刷头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第一基板的仰视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第二基板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喷墨印刷头的组装透视图;
图5是沿A-A线截取的图4的喷墨印刷头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图5的喷墨印刷头的结合面(截面B-B)的示图;
图7是沿A-A线截取的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喷墨印刷头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图7的喷墨印刷头的结合面(截面B-B)的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1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