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后倾的架桥机组的下车系统及利用其进行架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1623.X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0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祥;黄耀怡;李彬;田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枫凯文律师事务所 11366 | 代理人: | 杨思东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后倾 架桥 机组 下车 系统 利用 进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后倾的架桥机组的下车系统及利用其进行架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架桥机组主要由上车系统和下车系统组成。上车系统主要由桥机主结构及吊梁天车组成,下车系统由轮胎式运梁车兼当。上车与下车系统相互配套使用,其架梁的步骤如下:
第1步,见图1-1,桥机上车系统成后悬臂喂梁状态,后端行走支腿向后翘起,承重后支腿缩起,下车系统(即轮胎式运梁车)把混凝土梁从后方运来并送进上车系统后悬臂下方,此过程称为“喂梁”。
第2步,见图1-2,运梁车喂梁到位后,上车系统承重后支腿落下支立于下车系统的后部横垫梁上,并联结。
第3步,见图1-3,原支立在中间桥墩上的移动式支腿前移到前方墩支立,使架桥机成为两跨式架梁状态,两台天车将混凝土梁从运梁车上吊起。
第4步,见图1-4,上车系统的两台吊梁天车吊运混凝土梁到桥孔位置上方。
第5步,见图1-5,上车系统的两台吊梁天车将混凝土梁落梁就位。
上述过程第3、4步,架桥机的两个支腿一个支立在前方墩上,一个支立于下车系统的后部横垫梁上。就当前、后吊梁天车同时从运梁车上起吊混凝土梁时,运梁车后部横垫梁上的承载重量达到最大值,而运梁车前端作为所装载混凝土梁的前支点的横垫梁上的承压力却被前吊梁小车传递到桥机主梁上了,此时运梁车前端横垫梁变为零载荷(原支立在中间桥墩上的移动式支腿前移到前方墩支立)。于是,轮胎式运梁车即时的荷重状态是前轻后重,极不平衡,车辆存在绕后端向后倾翻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后倾的架桥机组的下车系统及利用其进行架桥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架设桥梁时下车系统可能向后倾翻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后倾的架桥机组的下车系统,包括:设置在下车系统下车车体前端两侧的装拆式锚栓机构,所述锚栓机构包括:锚链、锚杆、锚杆螺母、锚链上卸扣、锚链下卸扣;其中,所述锚杆上端通过所述锚链下卸扣与所述锚链的下端连接;所述锚杆下端带螺纹,与所述锚杆螺母连接;在下车系统的车架主梁前端两侧各焊接一块带孔耳板,所述带孔耳板通过所述锚链上卸扣与所述锚链上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车系统还包括:
托座、凹面垫圈和凸面垫圈,其中,将所述托座套装在所述锚杆上,再装上所述凹面垫圈和凸面垫圈之后与所述锚杆螺母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下车系统进行架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桥机上车系统成后悬臂喂梁状态,后端行走支腿向后翘起,承重后支腿缩起,下车系统把混凝土梁从后方运来并送进上车系统后悬臂下方;
步骤S102,当下车系统喂梁对位时,使下车系统前端的主梁两侧安装装拆式锚栓机构的位置与已架梁的前头两侧吊梁孔对齐;
步骤S103,将装拆式锚栓机构的锚杆穿进已架梁的两侧吊梁孔,用锚链下卸扣将锚杆上端与已安装好在车架主梁前端两侧的锚链下端连接起来;再把已穿进吊梁孔内的锚杆下端与锚杆螺母连接,完成了整个锚固作业,开始吊运混凝土梁,并落梁就位。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利用已架混凝土梁的自重及其吊梁孔,通过锚栓机构将运梁车前端锚固在已架梁头上,从而达到了架桥机组架梁时下车系统不会发生向后倾翻,保证了下车系统的纵稳性,具有结构简便、性能安全、成本经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1~1-5为现有架桥机架梁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抗后倾的架桥机组的下车系统的锚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下车系统的轮胎式下车车体前端与已架混凝土梁梁头之间用特制的装拆式锚栓机构联结起来,使架梁开始时发生在车体上的后倾力由已架混凝土梁的自重来抵抗;也即是将轮胎式运梁车的车体前端锚固在已架混凝土梁梁头上,锚固机构系巧妙地利用已架梁原有的吊梁孔达到装拆式锚固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16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化分料器
- 下一篇:一种气相白炭黑自动灌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