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焦式发光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87564.9 | 申请日: | 2012-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9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G02B3/14;F21V2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3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发光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变焦式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装置在日常生活上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可改变照明范围的发光装置,例如舞台灯、展示灯、车灯、警示灯或集鱼灯等等。一般改变照明范围的方式通常是以复数个透镜组合来达成光学变焦的方式,通过调整透镜组之间的相对位置,产生不同的照明范围,但这种利用透镜组进行光学变焦的方式,需要较大的容置空间供机构元件及透镜组相互移动,不易做到微小化或薄型化的设计。此外,由于机构元件及透镜组在发光装置上配置完成后,通常只能通过光学变焦的方式改变发光装置出光面的照明范围,不易随使用者的需求调整照明方向的角度,对于有变换照明角度需求的发光装置,例如主动式转向车灯,需要更多的可转动机构元件、控制器及马达,利用马达驱动可转动机构元件使透镜组转动而改变角度,这些增加的元件使的整个照明装置需要更大的容置空间,如此一来,同时具有改变照明范围及照明角度的光学装置更不容易做到微小化或薄型化的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光学装置能够做到微小化和薄型化,但同时又能兼顾其可以改变照明范围及照明角度的功能,本发明特此提供了一种可变焦的发光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组,包括复数个半导体发光单元;以及变焦模组,配置在该光源模组的一侧,该变焦模组包括一电路板及设置在该电路板上的复数个液态透镜;
其中,该液态透镜包括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该第一液体与该第二液体之间具有一液体介面,该液态透镜与该半导体发光单元对应设置,该液态透镜藉由该电路板施加电压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该液体介面的曲率,从该半导体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射入对应的该液态透镜,并依据该液体介面的曲率,改变该光线射出该液态透镜后的角度。
优选的,该变焦模组更包括一固态透明材料层,配置在该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或配置在该电路板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更进一步的,该固态透明材料层的基材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三醋酸纤维素、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及聚氨酯等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制成。
更进一步的,该固态透明材料层具有复数个透明材料结构,配置在对应该复数个半导体发光单元与该复数个液态透镜的位置,其中该透明材料结构采用矩形凹口结构、凹透镜结构或凸透镜结构。
更进一步的,该透明材料结构为矩形凹口结构并配置在该电路板朝向该液态透镜的该第一表面上,该矩形凹口结构的凹口朝向该液态透镜,且该矩形凹口结构的底表面与该液态透镜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
更进一步的,该透明材料结构为矩形凹口结构并配置在该电路板的该第二表面上,该矩形凹口结构的凹口朝向该半导体发光单元,且该矩形凹口结构的底表面与该半导体发光单元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
在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中,优选的,该电路板为具有复数个电极线路的透明电路板,以使从该半导体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电路板后射入对应的该液态透镜。
更进一步的,该电路板具有复数个穿孔与复数个电极线路,该液态透镜设置在该穿孔位置且电连接该电极线路,以使从该半导体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电路板的该穿孔后射入对应的该液态透镜。
更进一步的,该光源模组更包括一板型散热器,该半导体发光单元设置在该板型散热器的第一表面上,且提供电源给该半导体发光单元的电极线设置在该板型散热器的该第一表面上。
在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中该液态透镜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透镜电极端与第二透镜电极端,该电路板包括复数个电极线路,该些电极线路中的一对系各别耦接至该第一透镜电极端与该第二透镜电极端,该液态透镜的该液体介面曲率的改变是藉由该电极线路提供不同的偏压予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电通有限公司;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电通有限公司;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