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焦式发光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87564.9 | 申请日: | 2012-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9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G02B3/14;F21V2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3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 发光 装置 | ||
1.一种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模组,包括复数个半导体发光单元;以及
变焦模组,配置在该光源模组的一侧,该变焦模组包括一电路板及设置在该电路板上的复数个液态透镜;
其中,该液态透镜包括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该第一液体与该第二液体之间具有一液体介面,该液态透镜与该半导体发光单元对应设置,该液态透镜藉由该电路板施加电压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该液体介面的曲率,从该半导体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射入对应的该液态透镜,并依据该液体介面的曲率,改变该光线射出该液态透镜后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变焦模组更包括一固态透明材料层,配置在该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或配置在该电路板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态透明材料层的基材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三醋酸纤维素、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及聚氨酯等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制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态透明材料层具有复数个透明材料结构,配置在对应该复数个半导体发光单元与该复数个液态透镜的位置,其中该透明材料结构采用矩形凹口结构、凹透镜结构或凸透镜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材料结构为矩形凹口结构并配置在该电路板朝向该液态透镜的该第一表面上,该矩形凹口结构的凹口朝向该液态透镜,且该矩形凹口结构的底表面与该液态透镜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材料结构为矩形凹口结构并配置在该电路板的该第二表面上,该矩形凹口结构的凹口朝向该半导体发光单元,且该矩形凹口结构的底表面与该半导体发光单元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为具有复数个电极线路的透明电路板,以使从该半导体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电路板后射入对应的该液态透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具有复数个穿孔与复数个电极线路,该液态透镜设置在该穿孔位置且电连接该电极线路,以使从该半导体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穿过该电路板的该穿孔后射入对应的该液态透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模组更包括一板型散热器,该半导体发光单元设置在该板型散热器的第一表面上,且提供电源给该半导体发光单元的电极线设置在该板型散热器的该第一表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态透镜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透镜电极端与第二透镜电极端,该电路板包括复数个电极线路,该些电极线路中的一对系各别耦接至该第一透镜电极端与该第二透镜电极端,该液态透镜的该液体介面曲率的改变是藉由该电极线路提供不同的偏压予以控制。
11.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可变焦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态透镜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透镜电极端与第二透镜电极端,该电路板包括对应该复数个液态透镜的复数个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包括:
第一扫描线;
第一数据线;
第一电晶体,具有第一闸极、第一源极与第一汲极,其中该第一闸极耦接至该第一扫描线,该第一源极耦接至该第一数据线;
第一电容,具有相对的第一电容电极端与第二电容电极端,其中该第一电容电极端耦接在该第一透镜电极端与该第一汲极之间,该第二电容电极耦接至一公共电极;
第二扫描线;
第二数据线;
第二电晶体,具有第二闸极、第二源极与第二汲极,其中该第二闸极耦接至该第二扫描线,该第二源极耦接至该第二数据线;以及
第二电容,具有相对的第三电容电极端与第四电容电极端,其中该第三电容电极端耦接在该第二透镜电极端与该第二汲极之间,该第四电容电极端耦接至该公共电极,
其中,该液态透镜的该液体介面曲率的改变是藉由对应的该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该第一数据线的数据信号、该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与该第二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所产生的不同偏压予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电通有限公司;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电通有限公司;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5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