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以及预紧阀弹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5270.2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希尔久安输配设备(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61004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预紧阀 弹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阀,更具体地涉及包括预紧装置的阀以及预紧阀弹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阀通常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控制通过该系统的流体流动。为了控制流体流动,一个典型的阀包括阀杆、阀座,其中阀座上限定阀口,阀杆相对于阀座运动从而控制阀口的打开、关闭、或者开度。
图1示出了一种已知的压力调节阀,其包括阀体1,耦接到阀杆3的阀塞2,阀盖4,压缩在阀盖4与阀塞2之间的弹簧5,将阀盖4固定到阀体1的螺母7和螺柱7’,图1中还示出阀杆3连接到致动器的膜片8,其中该致动器还示出为包括第一腔体9和第二腔体6。在运行中,该调节阀的出口压力耦接到膜片8一侧的腔室,当出口压力变化时,膜片8带动阀杆3和阀塞2在脱离和接合阀座的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将出口压力调节为相对稳定的值。
图2示出了图1的装置的安装过程。首先将阀盖2和阀杆3耦接在一起,然后放入阀体1的腔体内,然后将弹簧5套在阀杆3上,之后,通过螺钉连接的阀盖4和第二腔体6穿过阀杆3而与阀体1对准,为了将阀盖4固定到阀体1,需要在第二腔体6的上表面施加如箭头示意的向下的力,该向下的力克服弹簧5的弹簧力,从而使得螺柱7’能够从阀盖4的上表面露出,因此螺母7能够旋紧到螺柱7’上。
然而,在连接到阀盖4的第二腔体6上施加的力需要足以克服弹簧5的弹簧力,施加这样的力需要专门的工具/设备,这使得阀的安装过程较复杂,且无法或难以实现现场安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所述阀盖耦接于所述阀体;所述阀杆下端耦接于阀体下部,所述阀杆上端穿过阀体上部;以及设于阀杆上并位于所述阀盖下部的弹簧,所述阀还包括:第一元件,螺纹连接于所述阀杆上端;以及第二元件,套接于所述阀杆上端,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阀盖之间,所述第二元件在所述阀盖安装到所述阀体上时压缩所述弹簧。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阀盖安装到所述阀体时,所述第一元件在朝向所述阀体的方向上螺纹旋转至所述阀杆上,所述第二元件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元件的底部端面和所述阀盖的顶部端面。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阀体在邻近所述阀盖的端部包括螺纹孔,用于安装外接螺柱,所述阀盖具有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外接螺柱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阀盖端部的螺纹孔将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装配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阀通过所述阀杆耦接于外部致动器,所述外部致动器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之间的第一托盘、膜片以及第二托盘,其中所述膜片的边缘耦接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所述第二腔体耦接至所述阀盖。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阀杆上端还包括阶梯部,所述第二元件的底部端面抵接于所述阶梯部。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预紧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种阀的弹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元件在朝向所述阀体的方向上螺纹旋转在所述阀杆上,从而所述第二元件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元件的底部端面和所述阀盖的顶部端面,使得所述阀盖克服所述弹簧的弹力、朝向所述阀体运动。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的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按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一种已知的阀,
图2示出了图1的阀的安装过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阀及预紧阀弹簧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
图4示出了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a、b示出了第二元件的一个例子,
图6示出了图3的阀弹簧预紧完成的一个例子,
图7示出了图6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3的阀与薄膜致动器结合使用的一个例子,
在上述的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应被理解为表示相同、相似或者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发明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希尔久安输配设备(成都)有限公司,未经费希尔久安输配设备(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5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绕结构的动力电池
- 下一篇:一种大容量镍氢电池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