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的失效相关系统可靠度评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9197.8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2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钱云鹏;涂宏茂;刘英;何恩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失效 相关 系统 可靠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失效模式之间相关性进行系统可靠度评估的方法,属于结构可靠性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复杂结构系统,如建筑桁架结构、桥梁结构、机械系统等一般具有多种失效模式,各失效模式之间相关是这类系统可靠度评估的一个显著特点。现有的失效相关系统可靠度评估方法主要利用各失效模式可靠度的计算结果,通过分析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以失效模式为单元建立串并联模型,然后利用一次多维正态法计算系统可靠度。一次多维正态法是一种考虑失效模式的相关性计算串联系统或并联系统可靠度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现有方法存在的缺点在于:串并联模型的描述能力有限,主要局限于简单的串-并联系统模型,不适于失效模式逻辑关系复杂的系统。
网络可用一个图G表示,图1即为一个表示网络的图,图中顶点表示网络中的节点,边表示网络中连接节点的链路。本发明利用网络的建模功能和描述能力,不考虑节点失效,利用链路描述各失效模式,提供一种考虑失效相关性进行系统可靠度评估的方法,可用于失效模式逻辑关系复杂的系统可靠度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具有多种失效模式的系统,利用网络的建模功能和描述能力,提供一种考虑失效模式之间相关性进行系统可靠度评估的方法,检验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可靠度指标要求,主要包括4个步骤:
1根据失效模式间的逻辑关系,利用网络建立可靠度评估模型;
2确定网络的最小路集;
3计算最小路径的可靠度以及最小路径之间的相关系数;
4利用一次多维正态法计算系统可靠度。
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网络建立失效相关系统的可靠度评估模型,适于描述失效模式之间具有复杂逻辑关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网络图模型。
图2: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失效模式间的逻辑关系,利用网络建立可靠度评估模型。
我们不考虑节点的失效,并利用链路来描述各失效模式。每条链路包含2类数据(表1):一是该链路所表征的失效模式的不发生概率值(即模式可靠度),各模式可靠度可利用蒙特卡罗法或一次二阶矩法计算;二是影响模式可靠度的随机变量灵敏度向量,如P代表随机变量的灵敏度为0.12,该信息是后续计算相关系数的关键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
如果某条链路不发生失效时,其可靠度置为1,灵敏度向量置为0。
链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可根据各失效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例如图1所示的X1、X2为串联关系;X1、X2与X3、X4为并联关系。
2确定网络的最小路集。
设起点为I,终点为L,最小路径是指从起点I到达终点L所含链路数目最少的路径,最小路径中没有重复链路。所有最小路径组成的集合称为最小路集。确定最小路集可采用邻接矩阵法,其主要步骤如下:
1)输入节点I作为起点;
2)由节点I出发,依次选下一步可达的节点i;
3)判断所选节点i是否走过。若是,则退回出发节点,转2);
4)判断是否已达到输出节点L。若否,则把节点i作为出发节点,转2);
5)判断是否已经找到了所有最小路径。如否,则把上个节点作为出发节点,转2);
6)结束。
上述算法的关键是进行三个判断:一是判断节点是否与前面走过的节点重复;二是判断是否找到了一条最小路径;三是判断是否找到了所有最小路径。
3计算最小路径的可靠度以及最小路径之间的相关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1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