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鱼类个体摄食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4477.X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8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俞菊华;唐永凯;李建林;李红霞;董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408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鱼类 个体 摄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鱼类个体摄食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养殖业中,饲料成本占了养殖成本的50%以上,鱼类池塘养殖更甚,饲料成本占到90%以上,提高养殖动物的饲料效率首先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其次可以减轻动物与人争夺粮食引起的压力;最后,养殖饲料利用效率高的动物较饲料效率低的动物排放少,对环境的污染小。提高饲料效率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远远高于单纯提高增重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出生长快、同时饲料效率高的养殖新品种,必将成为育种新的发展方向。在畜禽上,常用剩余采食量 (residual feed intake, RFI)作为饲料效率的指标,即通过持续测定畜禽的实际采食量来计算预期采食量,RFI为实际采食量与用于维持和增重所需要的预测采食量之差,该值不受生长和个体大小的影响,反映的是动物本身由遗传背景决定的代谢差异。目前这一指标已被广泛使用于陆生动物饲料效率遗传改良的选育工程中。
相比陆生动物,鱼类摄食量的测定更加困难,这导致了该方面的研究在水产上落后于畜禽类。虽然鱼类饲料利用效率受到重视,然而可能由于测定摄食量的方法或者使用的饲料利用率指标的问题,一直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测定鱼类摄食量时,常采用同位素、钡餐、铅珠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放射性危害、操作不便、不易混匀、误差较大、影响鱼类摄食等缺点,故一直未被广泛采用。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测定鱼类个体摄食量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放射性危害、操作不便、不易混匀、误差较大、影响鱼类摄食等缺点,提供一种测定鱼类个体摄食量的方法,能够克服上述不利因素。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鱼类个体摄食量的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1)把筛分成直径约为0.25 mm的金属颗粒与常规饲料搅拌混合,并由饲料颗粒机制备颗粒,制成含金属颗粒的饲料;
(2)用此含金属颗粒的饲料投喂实验鱼;
(3)用X光机检测鱼肠道里的金属颗粒,以金属颗粒的数量间接测定鱼类摄食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由步骤(1)制得的含金属颗粒的饲料中约每0.1~0.122g饲料含1粒金属颗粒。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由步骤(1)制得的含金属颗粒的饲料中约每0.115g饲料含1粒金属颗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直径约为0.25 mm的金属颗粒的获得是由过50目而不过40目的中药筛筛出。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步骤(3)中所述用X光机检测的时间点为投喂鱼后2~3h。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直径约为0.25 mm的金属颗粒的获得是由过50目而不过40目的中药筛筛出,同时步骤(3)中所述用X光机检测的时间点为投喂鱼后2~3h。
有益效果
用本发明提供的含金属颗粒的饲料投喂实验鱼,鱼摄食后,可以通过X光机来检测金属颗粒的数量,以此金属颗粒的数量实时间接测定鱼类摄食量,该方法无放射性危害、操作简便、误差较小、不会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而且该金属颗粒指示物24小时之内会排空,鱼体不会受到伤害。该方法为研究鱼类饲料利用效率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 按实施例1所述步骤操作后,X光机检测到的鱼肠道里的金属颗粒状况,图中右下角观测到的2个颗粒即为金属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测定鱼类个体摄食量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40目和50目的中药筛分筛金属颗粒,获得直径在0.25mm左右的金属颗粒12g;
(2)取由步骤(1)获得的金属颗粒与常规饲料原料搅拌混合,然后通过小型饲料颗粒机制备颗粒饲料,即可得获得用于X光机检测的饲料。
(3)随机取500粒含金属颗粒的饲料,分成10组,称量每组饲料的重量,平均每组饲料重5.5g,用X光机检测每组饲料的金属颗粒,平均每组饲料含金属颗粒48粒,换算成每0.115g饲料含1粒金属颗粒。
(4)用制备好的含金属颗粒饲料投喂实验鱼,2.5h后用X光机检测鱼肠道里的金属颗粒,根据金属颗粒数可间接获得鱼类摄食量。
图1为按本实施例所述步骤操作后,X光机检测到的鱼肠道里的金属颗粒状况,可见,两粒金属颗粒清晰可见,由此可知,用实施例2中方法制备的含金属颗粒的饲料投喂实验鱼2.5h后,鱼类摄食量为0.115g饲料/粒 *2粒=0.23g。
实施例2 一种测定鱼类个体摄食量的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步骤(3)中制得的含金属颗粒的饲料中约每0.1~0.122g饲料含1粒金属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4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插芯末端倒角设备的轴承位置排液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电流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