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3175.0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9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红;王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锂电池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储能锂离子电池,并以其价格低廉、环保、循环寿命长而受到市场的青睐。而由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其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尤其是对大容量电池的影响较大。虽然目前为降低电池产生的热量,采用了在电池柜上安装风扇排除热量,但是这些方法只是表面降低了电池的热量,并未从根本解决电池产生热量。由于电池产生的热量主要是由于电流通过时,电阻发热产生的热量,为降低电阻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可以降低电池的电阻,另一方面降低离子传输的距离;因此如何缩小电池电阻和降低离子传输距离成为锂离子电池中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的制备方法,以降低锂离子电池的电阻,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散热性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铝箔,在铝箔表面上采用氧化性酸刻蚀出厚度为0.1~1μm的凹槽,刻蚀后铝箔的面密度为60~85g/m2;
2)在铝箔刻蚀凹槽的表面涂覆一层纳米碳涂层,制成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该纳米炭涂层的厚度为1~5μm。
所述凹槽沿铝箔横向或纵向延伸,其槽口宽度为0.1~10mm。
步骤1)所述氧化性酸为硝酸或硫酸。
所述纳米碳涂层包括碳纳米粒子。
步骤2)所述纳米碳涂层的涂覆采用如下方法:将140~500份水性粘结剂、800~1500份二次蒸馏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粘结剂体系,在超声波分散条件下向粘结剂体系中加入45~65份碳纳米颗粒,加入完毕后继续超声波分散1~5小时得到涂覆液,将该涂覆液均匀的涂覆在铝箔刻蚀凹槽的表面。
所述碳纳米颗粒分三次以上加入,加入的时间间隔为30~60分钟。
所述碳纳米粒子为炭黑、Supper P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混合,所述碳纳米粒子的粒度为1~100nm。
所述水性粘结剂为聚丙烯、聚丙酸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混合。
涂覆液均匀的涂覆在铝箔刻蚀凹槽的表面采用凹版印刷技术涂覆。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大倍率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其电解液的及其材料稳定性,同时还会造成电池温度分布不均,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本发明通过采用刻蚀铝箔和纳米碳涂层的技术方案,增大活性物质与纳米底涂层的接触面积,同时提高了纳米碳涂层与铝箔的粘附力,从而使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阻得到降低,电池极化减小、提高极片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电极极片的粘附力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1锂离子电池的温升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1对比例锂离子电池的温升曲线图;
图4为实施例1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放电曲线图;
图5为实施例1对比例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放电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浓硝酸刻蚀铝箔,使其铝箔刻蚀出凹槽厚度为1μm的刻蚀铝箔,凹槽沿铝箔的横向延伸,凹槽的槽口宽度为1mm,刻蚀铝箔面密度为60g/m2;
2)称取280克水性粘结剂A(粘结剂为LA132水性粘结剂,成都茵地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产)、1125克二次蒸馏水溶剂,进行机械搅拌2小时,得到均一、稳定的粘结剂体系;在超声波分散条件下分三次每隔30分钟加入一次粉体纳米导电碳复合导电剂,其纳米导电碳复合导电剂是46.87克纳米炭黑(粒度5nm)和9.38克Supper P复合导电剂(粒度5nm;厂家:瑞士特密高公司产)组成,加完后再在超声波超声分散2小时,最后得到涂覆液,涂覆液的粘度为8000mPa·s;之后采用凹版印刷技术使涂覆液涂覆至刻蚀铝箔上,涂覆厚度为2μm,干燥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3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