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2074.1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8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庄幸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57;G02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中,薄而透明、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与电源电压的正极相连,其与另一个金属阴极相配合,从而形成类似于三明治的结构。具体地,整个结构包括一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一发光层(Emissive Layer,EL)与一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当电源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可形成产生红色(Red)、绿色(Green)和蓝色(Blue)的RGB三原色,进而构成基本色彩。由于OLED显示器的可视度和亮度都较高,并且响应速度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因而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然而,在OLED的制程工艺中,往往需要使用一个“阴罩”,当显示器的屏幕尺寸变大时,阴罩板容易出现热胀冷缩现象,这会使得色彩变得不够精确。此外,OLED的纯色需要彩色过滤器才能产生,因而需要相对更多的能量消耗,制造成本也相应增加。
另一方面,量子点(Quantum Dot)是能够发光的纳米级半导体晶体,当暴露在可见光下(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或通入电流(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时,将会发出明亮且有光谱纯色的可见光。相比于OLED,引入了量子点的显示器(以下称为QLED)从一开始就能够产生各种不同纯色,能效更高,制造成本更低。此外,在同等画质下,QLED的节能性有望达到OLED的2倍,发光率将提升30%至40%。
当前,基于量子点技术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于,将量子点轨条(Quantum Dot Rail)设置于导光板和背光源之间,藉由量子点暴露于背光源出射的光线而发出可见光,以便与背光模组相兼容。但该结构将会影响导光板的光耦合效率,而且背光LED的散热效果较差。此外,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将量子点薄膜(Quantum Dot Film)设置在液晶模组下方的光学薄膜与导光板之间,然而该结构对光学薄膜的要求较高,当其应用于智能手机场合时,单纯的量子点薄膜厚度就达到0.2mm,这对于智能手机的薄型化要求来说,仍然有值得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液晶显示设备,以有效地解决上述提及的缺陷或不足,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QLED在设计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液晶显示设备。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一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上设有多个黑矩阵,相邻黑矩阵的间隔区域定义为一像素开口区,其中,该液晶显示设备还包括一背光模组,并且该背光模组包括:
一导光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
一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的下方,用以反射来自一背光源出射的光线;以及
多个量子点,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的上方,来自所述反射层的反射光线将激发所述量子点,使得所述量子点发射光线至所述像素开口区,其中,所述量子点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区的正下方。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壁。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量子点的分布密度根据所述导光板出射的光均匀度进行调整。在其中的另一实施例中,量子点的尺寸大小根据所述导光板出射的光均匀度进行调整。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源出射的一部分光线经由所述反射层反射后,反射光线直接达到所述量子点的表面。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该液晶面板还包括一涂覆层,设置于相应黑矩阵的下方,所述涂覆层由反射材料制成。此外,背光源出射的一部分光线经由所述反射层反射后,先达到所述涂覆层,再由所述涂覆层再次反射回所述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出射的反射光线达到所述量子点的表面。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该液晶显示设备为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0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集热盘的高温金属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