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实现多优先级业务的无线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7975.1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姚忠邦;何洁;沈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科立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6 | 分类号: | H04W28/26;H04W7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优先级 业务 无线 话音 数据通信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实现多优先级业务的无线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DMR(Digital Mobile Radio)是欧盟的ETSI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专业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标准,该标准包含了Tier I、Tier II和Tier III三种工作模式,其中:Tier I是指脱网直通通信模式;Tier II是指中转通信模式;Tier III则是指集群通信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脱网直通和中转通信是最常用的通信模式,DMR空中接口采用2时隙的TDMA技术体制,尽管当终端工作于某一时隙时,可以通过另外一个时隙的反向信道(RC)来实现不同业务的优先级;但是,对于2信道TDMA技术体制来说,当2个信道同时处于“忙”状态时则无法利用反向信道来实现业务的优先级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DMR技术标准中针对每个信道的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多优先级的实现方法,从而提出一种可实现多优先级业务的无线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DMR中的超帧结构来实现话音和数据业务的多优先级特征,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专业客户对业务优先级的需求,使得DMR技术标准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实现多优先级业务的无线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利用DMR空中接口的超帧结构,每隔1个或2个超帧的时间就预留出一段时间给终端接入之用;每个超帧任意“偷”一帧突发作为其他终端接入的时间,并将此时隙定义为“信道接入时隙”。
所述一超帧为360ms,其存在信道接入时隙时的DMR空中突发结构包含是含帧同步突发A、含嵌入式信令及信道接入时隙突发B、含嵌入式信令突发C、含嵌入式信令突发D、含嵌入式信令突发E、含反向信道信令突发F;所述在突发B位置除规定发送承载信息,即正常发送的嵌入式信令之外,其余时间关闭发射,从而使得信道处于空闲状态,这样,其他终端当发现正在进行的业务之优先级比本地正要发起的业务优先级低时就可以发起信道接入请求。
所述数据业务时的信道接入时隙的比特定义是信道接入请求时间(70bits)-收发切换时间(26bits)-时隙类型(10 bits)-嵌入式信令(48bits)-时隙类型(10bits)-收发切换时间(26bits)-信道接入应答时间(72 bits)。
所述话音业务时的信道接入时隙的比特定义是信道接入请求时间(72bits)-收发切换时间(36bits)-嵌入式信令(48bits)-收发切换时间(36bits)-信道接入应答时间(72bits)。
业务优先级的实现方法为,因在DMR空口协议中,嵌入式信令包含的业务优先级有3级,其中优先级3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当信道中正在进行的业务优先级为1时,优先级2的终端发起信道接入请求的时间间隔为2个超帧的时间,即,即使每个超帧的突发点均有空闲时间用于信道接入,但是依然每隔2个超帧时间发送1次接入请求;优先级3的终端发起信道接入请求的时间间隔为1个超帧时间,即,只要尚未接入信道,那么每隔1个超帧的时间就发送1次信道接入请求;当信道中正在进行的业务优先级为2时,优先级3的终端发起信道接接入请求的时间间隔为1个超帧时间;这样一方面,当用户容易较多时防止过多的用户在同一时刻发起信道接入请求而导致信道阻塞,另一方面,该方法在信道接入时间间隔上也体现了业务优先的概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1、基于现有的DMR标准协议定义了信道接入时隙;2、通过利用信道接入时隙实现了话音与数据业务的优先级信道使用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存在信道接入时隙时的DMR空中突发结构。
图2为本发明中数据业务时的信道接入时隙比特定义。
图3为本发明中话音业务时的信道接入时隙比特定义。
图4为本发明中信道忙时的不处于通讯状态的终端发起信道接入过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主动发起呼叫的终端信号处理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中信道接入请求和信道接入应答的信道编码及交织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科立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科立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