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电视机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7913.0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季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傲海精密钣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电视机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式电视机支架。
背景技术
电视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机电产品之一,人们通过电视机的相关频道可以了解国家大事、时事新闻、关注国际局势;通过电视还可以了解、掌握经济、法律、生活等各种常识,了解、掌握现代化科技知识;通过电视可以观看影视剧、音乐、曲艺、体育等节目。电视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可以说,电视已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不可缺少的用品之一。随着我们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OLED等技术在电视机相关行业的应用,电视机正朝着大屏幕、超薄型发展。
目前,平板电视机大多采用挂壁式安装,安装时,必须在墙壁上钻若干个孔洞,然后将螺栓打入孔洞之中,将固定架固定安装于墙壁之上。然后将平板电视机再安装于固定架上面。这种安装必须在墙壁上进行打孔,把固定架固定于墙壁之上。一旦安装完毕,就不能调节固定架的离地高度,当用户需要对电视机的高度进行调解时,就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这样就完全不能满足用户的体验要求。如果将电视机支架悬挂于顶壁之上,然后再加入适当的可调节机构,就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急需发明一种全新的悬挂式电视机支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挂式电视机支架,该悬挂式电视机支架通过调节孔能够调节固定于其上的电视机的离地高度,从而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悬挂式电视机支架,包括用以固定在墙上的悬挂装置、固定于悬挂装置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以及套设于第一支撑杆下方的第二支撑杆,所述悬挂式电视机支架还包括固定于第二支撑杆下端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与第一固定片配合包裹固定于第二支撑杆上,第二固定片上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三支撑杆和套设于第三支撑杆上侧的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上设有若干调节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支撑杆顶部设有用以放置物品的托盘,所述托盘为圆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片包括第一本体部以及自第一本体部两侧弯折并向前延伸的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第三固定片,所述第三固定片包括第二本体部以及自第二本体部两侧弯折并向后延伸的第三翼部和第四翼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翼部和第四翼部分别固定于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块位于第二固定片和第三固定片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悬挂式电视机支架还包括固定于第二本体部前侧用以固定电视机的固定机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悬挂式电视机支架通过在若干支撑杆上设置调节孔,从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调节调节孔的位置来调整固定于本发明上的电视机的离地高度,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悬挂式电视机支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悬挂式电视机支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和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其中悬挂式电视机支架100,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杆1上方的悬挂装置3,第一支撑杆1套设于第二支撑杆2上,悬挂装置3包括设有孔洞311的基部31、以及自基部31周围斜向上延伸的三个固定脚32,所述固定脚32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部321以及连接安装部321和基部31之间的延伸部322。所述安装部321上设有安装孔3211。
所述第一支撑杆1贯穿孔洞311并且第一支撑杆1的上部凸伸出孔洞311,所述悬挂式电视机支架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杆1顶部用以防止第一支撑杆1向下掉落的第一阻挡片11。所述第一阻挡片11为圆形。所述悬挂式电视机支架100包括固定于第二支撑杆2下端的固定架4以及设于第二支撑杆2底部用以阻挡固定架4向下滑落的第二阻挡片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傲海精密钣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傲海精密钣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输液自动监测警报系统
- 下一篇:空气净化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