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体感技术的手写文字输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7577.X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6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施海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技术 手写 文字 输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体感技术的手写文字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体感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将体感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输入领域已得以实现,为人类提供了更加舒适和自然的计算机输入方式。微软公司的Kinect和Leap Motion公司的Leap 3D就是目前体感输入领域的两个主流品牌,在操作者无需手持任何感应道具的前提下,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捕捉、识别操作者的动作。然而,目前的体感技术主要应用于游戏领域,可感应和识别游戏者的实际动作,以控制游戏中角色的相应动作,可以为游戏者带来较好的游戏体验。但是,基于空间的体感技术还没有应用于文字输入领域,现有的计算机文字输入通常采用键盘输入、语音输入或写字板输入的方式,需要依托于固定的输入设备,使用起来不太自由,书写舒适度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依托传统键盘、话筒和写字板等固定的输入设备,也无需手持任何传感道具的,只要在体感设备的感应空间内就可完成手写的,书写自由,使用舒适的基于体感技术的手写文字输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基于体感技术的手写文字输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包括各文字的轨迹的文字库;
(2)设置一个体感设备,并在体感设备的感应空间内定义一个虚拟纸张;
(3)识别操作者的输入状态,它包括以下步骤:
S11:操作者的手向虚拟纸张位置方向伸出表示下笔,接触虚拟纸张;
S12:操作者的手向虚拟纸张位置反方向收回表示抬笔,离开虚拟纸张;
(4)操作者下笔进行手写,与此同时,在显示器上显示操作者手的位置和下笔或抬笔的状态;
(5)体感设备通过操作者的停顿判断单个字输入结束;
(6)手写完一个字后,计算机通过体感设备感应到操作者在虚拟纸张上划过的轨迹;
(7)计算机将操作者划出的轨迹与预存文字库中各文字的轨迹进行特征匹配;
(8)在文字候选栏按照匹配度从高到低列出各候选文字;
(9)操作者选择识别正确的候选文字。
本发明所述的虚拟纸张的厚度、下笔和抬笔的距离、表示单个字输入结束的停顿时间值均可由操作者自定义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依托传统键盘、话筒和写字板等固定的输入设备,也无需手持任何传感道具,只要在体感设备的感应空间内就可完成手写,书写自由,操作舒适;应用于上网浏览和社交对话,甚至办公领域的文字输入,可以在提高文字输入速度的同时改善操作者操作的舒适度;操作者可根据自身的手写习惯设置虚拟纸张的厚度、下笔和抬笔的距离,可在手写输入的同时在显示器上实时显示手写轨迹,以达到最佳的输入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基于体感技术的手写文字输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包括各文字的轨迹的文字库;
(2)设置一个体感设备,并在体感设备的感应空间内定义一个虚拟纸张;
(3)识别操作者的输入状态,它包括以下步骤:
S11:操作者的手向虚拟纸张位置方向伸出表示下笔,接触虚拟纸张;
S12:操作者的手向虚拟纸张位置反方向收回表示抬笔,离开虚拟纸张;
虚拟纸张的厚度、下笔和抬笔的距离、表示单个字输入结束的停顿时间值均可由操作者自定义设置。
(4)操作者下笔进行手写,与此同时,在显示器上显示操作者手的位置和下笔或抬笔的状态;
(5)体感设备通过操作者的停顿判断单个字输入结束;
(6)手写完一个字后,计算机通过体感设备感应到操作者在虚拟纸张上划过的轨迹;
(7)计算机将操作者划出的轨迹与预存文字库中各文字的轨迹进行特征匹配;
(8)在文字候选栏按照匹配度从高到低列出各候选文字;
(9)操作者选择识别正确的候选文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