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6298.1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王军;吴静;吴雄;邓宵;刘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材料
准备光纤束、静电发射器、光纤固定槽、水泥、水、速凝剂、模板;
所述的光纤束为多根光纤组成,光纤束外设有一层耐碱的塑料保护层,光纤束的长度略大于透光混凝土的入光端与出光端之间距离;
2)制备速凝浆体
按重量比为水泥:水:速凝剂=1:0.35~0.5:0.01~0.05称取水泥、水、速凝剂,混合搅拌25~30秒,立即装入两个光纤固定槽内,削去多余的水泥浆,从加水时算起操作时间不超过50秒;
3)静电分散光纤
除去光纤束两端的塑料保护层,用静电发射器对光纤束两端头的光纤释放静电;
4)固定光纤
将两个已分散开的光纤束端头分别插入到两个光纤固定槽的速凝浆体内,将光纤的端头触及光纤固定槽的底面,静置至速凝浆体终凝;将两个光纤固定槽内的已硬化的速凝浆体从光纤固定槽脱离;再将两个已硬化的速凝浆体按照设计要求分别固定在待浇混凝土入光端与出光端的模板内侧,并将两个已硬化的速凝浆体之间的光纤束布置固定好;
5)混凝土的浇筑与打磨
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脱模;将固定速凝浆体位置的混凝土打磨至磨出光纤的端头,使光纤的端面暴露于混凝土结构之外,得到透光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为高分子光纤,高分子光纤由纤维芯材和包皮鞘材组成,包皮鞘材包裹在纤维芯材外,纤维芯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苯乙烯抽丝制得的纤维,包皮鞘材为含氟的聚合物或含有机硅的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凝剂为粉状速凝剂或液态速凝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将两个已分散开的光纤束端头分别插入到两个光纤固定槽的速凝浆体内的时间,从步骤2)中加水时算起,不超过速凝浆体的初凝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凝浆体的初凝时间小于3分钟,终凝时间小于8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固定槽的材质为钢铁或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固定槽在使用前应刷油或脱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62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CPLD的数字电路实验开发平台
- 下一篇:安全气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