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建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6121.1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6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袁向春;胡向阳;侯加根;李江龙;王光付;张宏方;权莲顺;孔庆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洞型 碳酸盐 油藏 集体 建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地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地质建模是油田开发地质研究的关键,储集体三维分布模型是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核心内容。
已有的成熟的建模方法主要针对常规沉积成因的碎屑岩储层,不适用于以溶洞和裂缝为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目前对该类储集体建模的研究开展较少,国内相关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初,比如[1]王根久,王桂宏,余国义等,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地质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1):109-111;[2]杨辉廷,江同文,颜其彬等,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初探[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4):11-16;[3]张淑品,陈福利,金勇等,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4):175-180;[4]赵敏,康志宏,刘洁,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建模与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8,29(3):318-320。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包括两种截然不同的储集空间类型:溶洞和裂缝。溶洞储集体为岩溶作用成因,其展布受控于岩溶发育模式。垂向上,在不同岩溶带内,由于岩溶作用差异,溶洞储集体有其不同的发育规律;平面上,不同岩溶古地貌单元控制着地表水的展布与流动,进而导致其内部溶洞储集体发育特征的不同。而裂缝型储层,主要由构造运动产生,其展布受控于断层展布,断层附近裂缝更加发育。
而上述现有方法大多使用井震资料直接模拟储集体分布,缺点是在建模过程中缺乏地质规律的约束,即储集体展布规律的约束,未考虑到缝洞储集体中岩溶作用形成的溶洞型储集体空间和构造运动形成的裂缝型储集空间在成因及展布规律上的不同,所建立的模型往往与地质实际有较大差异,其精度相对于地震资料分辨率无明显改善,显然不能满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三维地质精细建模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建模方法,分别采用成因控制方法建立不同成因储集体——溶洞和裂缝储集体的三维定量可视化分布模型,以满足该类油藏评价、开发方案调整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的需要。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单井上识别溶洞储集体发育段;
(2)在垂向上建立岩溶带模型,在平面上建立古地貌单元展布模型;
(3)在不同岩溶带和不同古地貌单元内分别模拟溶洞储集体的三维分布,得到建模目标地层的溶洞储集体的三维分布模型;
(4)统计裂缝储集体的发育产状和单井裂缝发育密度;
(5)在断层控制下,建立裂缝储集体的三维离散分布模型。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将钻井过程中钻具放空、泥浆漏失严重的层段识别为溶洞储集体发育段;
(12),对有成像测井资料的井,将成像测井图像揭示的发育大于10mm的黑色或暗色区域的层段,识别为溶洞储集体发育段;
(13),对有岩心资料的井,将岩心资料揭示的具有溶洞充填物特征的层段识别为溶洞储集体发育段;所述溶洞充填物包括岩溶角砾岩和碎屑岩暗河沉积;
(14),用步骤(12)和步骤(13)中识别出的溶洞储集体发育段来标定常规测井曲线:对通过步骤(12)和步骤(13)识别出的溶洞储集体发育段的常规测井曲线的数值进行统计,所述常规测井曲线包括自然伽马曲线和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将统计得到的自然伽马曲线和深侧向电阻率曲线的数值范围作为识别溶洞储集体发育段的定量标准,用此定量标准在没有成像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的单井上识别溶洞储集体发育段。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将单井上识别出的溶洞储集体发育段划分出不同的岩溶带;所述岩溶带包括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滤岩溶带和径流溶蚀带;
(22),采用径向基函数法对步骤(21)中单井上划分出的不同岩溶带的顶底数据进行井间插值,得到不同岩溶带的顶底面的三维展布,所述不同岩溶带的顶底面将建模目标地层垂向上分为不同的岩溶带,形成所述岩溶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6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挥大厅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移动卸料车静电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