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感测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5899.0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加强;周大鑫;许文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感测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感测元件,特别有关于一种触控感测元件的结构与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感测元件已经被大量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本电脑等。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触控感测元件为电容式触控感测元件,并且以单片式电容触控感测元件为最主要的触控感测元件的结构。
在现有的单片式电容触控感测元件中,形成触控感测电极层的材料通常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ITO层直接溅射在玻璃衬底上,并经由图案化工艺形成触控感测电极层的图案,其同时包含X与Y轴向的感测电极图案,其中一轴的感测电极图案会利用导电层形成架桥结构跨过另一轴的感测电极图案,在X轴与Y轴的感测电极图案互相交错的位置上需要形成绝缘层,以电性隔绝X轴和Y轴的感测电极图案。在现有的单片式电容触控感测元件中,形成架桥结构的导电层通常为金属材料,而产生隔绝效果的绝缘层通常为二氧化硅。
在现有的单片式电容触控感测元件中,由于形成触控感测电极层、绝缘层以及架桥结构的材料分别属于不同的材料种类,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例如这些材料的折射率差异很大,因此会造成现有触控面板的透光度不佳。
现有的解决方式之一为利用光学匹配材料层来克服各层材料之间的光学特性不同所造成的问题,然而,形成光学匹配材料层的工艺与材料很复杂,会增加额外的成本与工艺复杂度。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触控感测元件的结构与材料设计,使用光学特性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形成触控感测元件的各层结构,借此提升触控面板的透光度,同时还可以降低触控感测电极层的电阻值,改善触控感测元件的电性,并且提高触控面板的工艺优良率。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元件,包括:衬底;第一缓冲层设置于衬底上;第一电极层设置于第一缓冲层上;第二缓冲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上;以及第二电极层设置于第二缓冲层上,第二电极层与第一电极层电性连接,其中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的材料相同,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材料相同,且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的材料包括绝缘的金属氧化物,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材料包括掺杂的金属氧化物。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显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沿着图1的剖面线2-2’,触控感测元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显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触控感测元件的局部剖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触控感测元件;
102~衬底;
104~第一缓冲层;
106~第一电极层;
106X~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图案;
106Y~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图案;
106Y’~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图案的连接部分;
108~第二缓冲层;
110~第二电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其显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触控感测元件100的局部平面示意图,触控感测元件100包含第一电极层106,第一电极层106的图案包含多个沿着第一方向例如X轴排列成列,且互相分开的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图案106X,以及多个沿着第二方向例如Y轴排列成行,且互相连接的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图案106Y。任两个相邻的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图案106X经由第二电极层110形成的架桥结构产生电性连接,第二电极层110形成的架桥结构跨过任两个相邻的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图案106Y之间的连接部分106Y’,在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图案106Y的连接部分106Y’与第二电极层110形成的架桥结构之间还具有由缓冲层(buffer layer)108形成的绝缘结构,借此电性隔绝排列成列的这些第一触控感测电极图案106X与排列成行的这些第二触控感测电极图案106Y互相交错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边剥离器
- 下一篇:具有触摸传感器和RFID标签读取器的电池电源节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