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用钢丝圈自润滑涂层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65863.2 申请日: 2012-07-28
公开(公告)号: CN102747346A 公开(公告)日: 2012-10-24
发明(设计)人: 王志华;冯英;朱明;王昕;王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23C18/36 分类号: C23C18/36
代理公司: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谭文琰
地址: 710054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纺织 钢丝 润滑 涂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表面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用钢丝圈自润滑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用钢丝圈是细纱机的重要卷绕元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和正常生产。国外纺织用钢丝圈寿命为20~30天,每盒的单价高达700~800元;国内的纺织用钢丝圈寿命大多在3~7天,每盒只有20~30元,价格及性能相差了许多倍。

文献1(徐萍,王伯健.关于改善纺织用钢丝圈组织性能的探析.纺织器材,2008,35(6):476-478)提出要使纺织用钢丝圈纺纱断头少,毛羽少,并能适应高速纺纱,延长使用寿命,纺织用钢丝圈必须满足以下工艺性能要求:一是圈型的几何形状与钢领跑道截面几何形状应正确配合;二是纺织用钢丝圈与钢领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以减少接触压强和磨损,保证良好的散热性能;三是其硬度较高,但比钢领略低,且富有弹性而不变形;四是纺织用钢丝圈经过适当的表面处理以减小与钢领的摩擦,延长钢领和纺织用钢丝圈的寿命。

文献2(姚敏.我国纺织用钢丝圈的制造与发展.纺织器材,2008,35(1):63-65)提出传统纺织用钢丝圈表面处理技术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金井公司推出的镀镍-钴合金使纺织用钢丝圈的使用寿命提高了1倍。与此同时,欧洲厂商也推出了镀镍、镀银纺织用钢丝圈等。20世纪90年代末,瑞士布雷克公司(BRCKER)推出“蓝宝石”纺织用钢丝圈。日本金井、德国R&F公司等世界知名厂商相继推出不同表面镀层纺织用钢丝圈。近年来,美国卡特公司(CARTER)、韩国特罗公司(TAEUM)、印度拉丝美公司(LAKSHMI)等均有不同类型的表面处理纺织用钢丝圈进入我国。20世纪末,我国对纺织用钢丝圈表面处理进行了探索。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率先研究了对纺织用钢丝圈进行表面镀覆处理,国内各兄弟单位进行了覆合处理,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无锡猫头鹰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河南三门峡纺织用钢丝圈有限公司等单位对纺织用钢丝圈的表面处理也各有千秋。河北舒仕纺机器材有限公司也已完成了SFH产品的研试,并在河北金水纺织集团的配合下取得成果,开始批量生产。

文献3:(陈义,赵永武,马松涛等.类金刚石膜在纺织用钢丝圈上的应用.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53-55)提出类金刚石膜在纺织用钢丝圈上的应用。类金刚石薄膜具有良好的性质:高硬度,低摩擦系数,耐磨性好,黏附力大,并且有着优良的导热性。具有类金钢石薄膜的纺织用钢丝圈,纺纱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钢领的使用寿命也大大提高,纺纱稳定期延长,有利于纺纱厂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成本。

目前,纺织用钢丝圈常用电镀镍、镀铬等技术,但是并未发现有关纺织用钢丝圈Ni-P-MoS2自润滑涂层见诸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纺织用钢丝圈自润滑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控,工艺流程短;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纺织用钢丝圈Ni-P-MoS2自润滑涂层致密、均匀且与纺织用钢丝圈的结合牢固,具有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能和耐蚀防护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织用钢丝圈自润滑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纺织用钢丝圈进行表面预处理:

步骤101、将纺织用钢丝圈浸入除油液中除油10min~30min;

步骤102、将步骤101中除油后的纺织用钢丝圈进行超声波清洗;

步骤103、将步骤102中清洗后的纺织用钢丝圈置于活化液中活化5s~15s,所述活化液为盐酸溶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表面预处理后的纺织用钢丝圈浸入温度为85℃~90℃、pH值为5.0~5.5的镀液中施镀10min~60min后取出洗净,自然风干后在纺织用钢丝圈的表面得到Ni-P-MoS2自润滑涂层;所述镀液由次亚磷酸钠、硫酸镍、二硫化钼、乳酸、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制成,其中所述次亚磷酸钠的浓度为5g/L~18g/L,所述硫酸镍的浓度为10g/L~35g/L,所述二硫化钼的浓度为2g/L~25g/L,所述乳酸的浓度为6mL/L~12mL/L,所述稳定剂的浓度为10mg/L~20mg/L,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20mg/L~100m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