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无线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4358.6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0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向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凌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张果达 |
地址: |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安***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PSP等掌上通讯娱乐设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然而随着这些通讯娱乐设备的功能日益丰富,以及受制于充电电池电量的限制,使得这些通讯娱乐设备的使用时长越来越短,例如目前占据市场主流的智能手机,通常在使用一天后就需要进行充电,如使用频繁,甚至要一天两充。然而上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主要采用的是一端连接市电电源,另一端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电池的传统充电方式。这种方式有很多不利的地方,首先频繁的插拔很容易损坏接头,另外也可能带来触电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手机无线充电装置,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位于基座内,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发射电路,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市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连接;还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位于手机背壳内,包括互相电连接的接收转换电路、充电电路。
优选的,所述接收器的充电电路上设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位于手机背壳的边缘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手机无线充电装置,使用时无需携带额外的设备,其传输效率与普通有线充电效率相当,除此之外,无线充电还更安全,没有了外露的连接器,漏电、跑电等安全隐患都彻底避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手机无线充电装置,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位于基座内,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1、发射电路12,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1与市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发射电路12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1电连接,发射电路12包括初级线圈,系统工作时输入端将交流市电经电源管理模块11变换成直流电,亦可采用直流电端直接为系统供电,经过电源管理模块11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2M有源晶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发射电路12的初级线圈;还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位于手机背壳内,包括互相电连接的接收转换电路21、充电电路22,接收转换电路21包括刺激线圈,通过2个电感线圈耦合能量,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经接收转换电路21变化成直流电为电池充电。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接收器的充电电路22上设有弹簧片3,所述弹簧片3位于手机背壳的边缘位置,便于连接手机内部的充电电路。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凌,未经向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4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