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阴极工业生产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3791.8 | 申请日: | 201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0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秦海英;季振国;王宏涛;何燕;王娟;李爱国;刘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嘉斌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90;H01M8/02;H01M8/22;H01M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直接 氢化 燃料电池 阴极 工业 生产技术 | ||
1.一种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阴极的工业生产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 在密闭的可抽真空和通气氛的安装有电动收卷放卷装置的容器中,将泡沫镍卷放在左侧转轴,抽出泡沫镍一头穿过中间反应区固定于右侧收卷机构,将反应装置抽真空至10-2 Pa并充氮气再抽真空,反复数次使反应器内氧气残余量小于10-4 Pa;将中间反应区温度升至1050 oC,开始通入甲烷、氨气和氮气混合气体,同时开动右侧传动收卷机构使泡沫镍连续通过中间反应区,当泡沫镍完全收卷于右侧后停止加热和通气,使反应器内温度降低至100 oC以下后打开反应器取出泡沫镍卷;
2) 根据燃料电池流场面积,从泡沫镍卷中裁剪适当尺寸的泡沫镍,并压薄至1 mm;将压薄的泡沫镍与碳毡、质子交换膜、阳极组装成膜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阴极的工业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甲烷、氨气和氮气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例为:甲烷为10%~40%;氨气为20%~40%;氮气为40%~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阴极的工业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泡沫镍通过中间反应区的速度为1~100 mm/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阴极的工业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泡沫镍表层充分覆盖石墨烯,且石墨烯的层数为1~50,石墨烯结构内掺杂有氮元素,氮元素含量不低于0.005%(原子百分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阴极的工业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碳毡位于泡沫镍与质子交换膜之间。
6.一种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其特征是:其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阴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嘉斌,未经刘嘉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7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间网络条件下的安全接入认证方法
- 下一篇:连结用金属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