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节约型低温快速固化绝缘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8580.5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6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红;袁世臻;何少波;汝国兴;安小珍;郭胜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K5/1515;C08G63/55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2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节约 低温 快速 固化 绝缘 浸渍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资源节约型低温快速固化绝缘浸渍树脂,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
固含量为65wt%~75wt%的DCPD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40~65份;
固含量为75wt%~85wt%的丙烯酸改性环氧大豆油15~35份;
活性稀释剂15~25份;
高温引发剂0.5~2.0份;
低温引发剂0.1~1.0份;
阻聚剂0.01~0.06份;
所述的DCPD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配方包括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其中:第一单体为选自一缩乙二醇、乙二醇及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单体为顺丁烯二酸酐与选自间苯二甲酸、己二酸及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且第二单体中顺丁烯二酸酐的摩尔含量为30%~80%;第三单体为石油裂解副产物双环戊二烯,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第三单体的用量满足 [COO-]:[OH-]:[DCPD]=(1.9~2.1):(1.0~1.4):(0.8~1.2),其中[DCPD]表示双环戊二烯中双键的物质的量;
所述的DCPD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为:首先使配方量的所述第三单体、第二单体中的顺丁烯二酸酐以及水在温度140℃~180℃以及惰性气体保护下保温反应1~3h,再加入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中的其它组成成分,升温至180℃~220℃,至酸值达30mgKOH/g以下,得到不饱和聚酯树脂,然后加入活性稀释剂溶解不饱和聚酯树脂,即得所述DCPD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其中所述水与顺丁烯二酸酐的投料摩尔比为(1.0~1.1):1.0;
所述的丙烯酸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原料配方包括丙烯酸和环氧大豆油,且丙烯酸和环氧大豆油的用量满足 [COO-]:[环氧基]=1.0:(1.0~1.2),丙烯酸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方法为:使丙烯酸和环氧大豆油在温度110℃~120℃以及酯化催化剂存在下反应至酸值10mgkOH/g以下,然后加入活性稀释剂溶解,即得所述丙烯酸改性环氧大豆油;
所述的高温引发剂为引发温度不低于130℃的引发剂;所述低温引发剂为引发温度不高于80℃的引发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节约型低温快速固化绝缘浸渍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选自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丙烯酸酯及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用于制备DCPD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活性稀释剂、用于制备丙烯酸改性环氧大豆油的活性稀释剂以及配方中的活性稀释剂相同或各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节约型低温快速固化绝缘浸渍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引发剂和低温引发剂均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节约型低温快速固化绝缘浸渍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选自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以及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资源节约型低温快速固化绝缘浸渍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DCPD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首先使配方量的所述第三单体和部分第二单体在温度 140℃~180℃以及惰性气体保护下保温反应1~3h,再加入第一单体和剩余的第二单体,升温至180℃~220℃,至酸值达30mgkOH/g以下,降温至100℃以下,加入活性稀释剂溶解,即得;
(2)、制备丙烯酸改性环氧大豆油:在酯化催化剂存在下,将所述丙烯酸和环氧大豆油在温度110℃~120℃下反应至酸值10mgkOH/g以下,加入活性稀释剂溶解,即得;
(3)、将按照步骤(1)制备的DCPD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按照步骤(2)制备的丙烯酸改性环氧大豆油、活性稀释剂、高温引发剂、低温引发剂以及阻聚剂按配方混合均匀,即得所述资源节约型低温快速固化绝缘浸渍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5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酸酯阻燃剂改性的尼龙复合材料
- 下一篇:聚二甲基硅氧烷多孔小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