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酵罐增温保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8466.2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1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清城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增温 保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罐增温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环境保护和废物的回收利用也越发显现其重要性。为供应日趋增长的肉蛋等食品的需求,全国各地的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饲养水平不断提高,畜禽数目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畜禽粪便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利用畜禽粪便在厌氧环境下可进行沼气发酵,这样既能解决养殖业的粪便处理的问题,又能提供清洁的能源。但是沼气发酵的最佳温度为30~40度,而我国各地全年平均气温可以达到这个温度点的时间段非常短,特别是冬季,环境温度更低,虽然沼气发酵环境维持在10度到60度即可进行,但以30~40度沼气发酵效率最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维持发酵罐发酵温度环境的增温保温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酵罐增温保温系统,包括架设在发酵罐内部支架上的热水蒸发管组,热水蒸发管组分别连通到设有恒温控制系统的恒温水箱和暂时储水的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分别连通到太阳能热水装置、发电机组热水装置和恒温水箱,太阳能热水装置和储热水箱通过管路JRH和管路JRG连通,形成热水回路Ⅰ;所述储热水箱和热水蒸发管组之间设有提供单向输送动力的泵Ⅱ,所述储热水箱、恒温水箱和热水蒸发管组在泵Ⅱ的单向输送动力作用下形成热水回路Ⅱ,所述热水回路Ⅱ中恒温水箱和热水蒸发管组之间通过WG管路连通,泵Ⅱ连接在WG管路上且在泵Ⅱ前后侧依次设有闸阀Ⅱ和闸阀Ⅲ,WG管路上还设有闸阀Ⅰ,所述闸阀Ⅰ的一端连接在闸阀Ⅱ的前侧,闸阀Ⅰ的另一端连接在闸阀Ⅲ的后侧;所述热水蒸发管组通过LQ管路分别连通到储热水箱和发电机组热水装置,所述热水蒸发管组和恒温水箱之间设有闸阀Ⅳ,热水蒸发管组和储热水箱之间设有闸阀Ⅴ,热水蒸发管组和发电机组热水装置之间设有闸阀Ⅵ,所述储热水箱和闸阀Ⅵ之间设有发电机组余热利用装置,发电机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提供单向输送动力的泵Ⅰ,所述储热水箱、恒温水箱、热水蒸发管组及发电机组热水装置在泵Ⅰ的单向输送动力作用下形成热水回路Ⅲ;所述储热水箱、恒温水箱和发电机组热水装置在泵Ⅰ的单向输送动力作用下形成热水回路Ⅳ,所述泵Ⅰ和储热水箱之间通过FRG管路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太阳能热水装置包括由太阳能集热管所组成的太阳能集热管组。能力转化效果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发电机组热水装置包括设于发电机组上的发电机组余热利用装置。利用发电机组余热利用装置,回收发电机组排气中的热量,有效降低了资源成本。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发酵罐外壁上包设有泡沫保温层。增温的同时,进行保温,发酵环境温度更易于得到保证。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太阳能热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太阳能集热管组。多个太阳能集热管组,热水加温效果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太阳能热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太阳能集热管组,所述太阳能集热管组并联后汇集连通到储热水箱。两个以上的太阳能集热管组并联,减少了热水回路Ⅰ中的热水加热次数,避免了已升温的热水不和太阳能集热管组发生热交换的情况,提高了太阳能热水装置的热转化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发电机组余热和太阳能集热管的热转化实现双增温系统对发酵罐增温,增温效果好,且易于稳定实现持续增温;发酵罐中的发酵活动自身产生的热量以及热水蒸发管组散到发酵罐中的热量在发酵罐外部包设的泡沫保温层作用下,再次实现了对发酵罐的增温保温作用,并实现对发酵罐上的热水蒸发管组的直供热水温度控制在45度,热交换后使发酵罐内的环境温度维持在30度到40度的最佳发酵发生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功能符号及对应名称如下:
-X- 泄水管; -FRG- 发电机热水供水管;
-RG- 热水供水管; -WG- 恒温供水管;
-RH- 热水回水管; -LQ- 冷却水管;
-J- 自来水管; -- 止回阀;
-PW- 排污管; —— 闸阀;
-JRG- 集热器热水供水管;ˉˉ ˉˉ 水泵;
-JRH- 集热器热水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清城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清城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状碳酸酯合成用催化剂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石脑油转化成烯烃的催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