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益母草碱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3954.4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5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依谆;郭薇;张延菲;温雅丹;熊青卉;刘春华;刘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235 | 分类号: | A61K31/235;A61P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益母草 制备 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益母草碱在制备靶器官保护药物中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述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样的脂类,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
有统计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改变,该病也成为中国主要死亡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始发儿童时期而持续进展,通常在中年或者中老年出现症状。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为脂质和坏死组织的骤聚,因此往往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退行性病变。当前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病变处于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聚集;其次是包括胶原、弹性纤维及蛋白质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和平滑肌细胞的增生;第三是脂质,其中主要含胆固醇结晶及游离胆固醇和结缔组织。粥样硬化斑块中脂质及结缔组织的含量决定斑块的稳定性以及是否易导致急性缺血事件发生。
中草药益母草(唇形科植物,Herba Leonuri,Chinese Motherwort),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籍中,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中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等治疗。所述益母草中含有的益母草碱为一种有机胺类生物碱,实验证明,益母草碱对动物子宫有增加其紧张性和节律的作用;此外,益母草碱对麻醉动物静注有降血压作用,能兴奋呼吸中枢,抑制蛙的中枢神经等。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益母草碱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益母草碱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具体涉及益母草碱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所述益母草碱的分子式为C14H21N3O5,分子量为311.33,熔点为238℃,其具有式(Ⅰ)的结构:
本发明进行了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益母草碱可减少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全血中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数量及减小血小板体积的趋势;所述益母草碱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总胆固醇,对高脂饮食所致的血脂代谢紊乱有调节作用。
本发明的实验中,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实验动物各组之间左心收缩功能的差异;对左颈总动脉进行血管显微超声显示益母草碱能显著的抑制高脂所致的动脉斑块处最大内膜-中膜厚度、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流速时间积分、主动脉横截面扩张度的增长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同时,所述益母草碱能降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水平,改善血流状态;
本发明对动脉粥样斑块好发部位胸主动脉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所述的益母草碱能保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减少脂质在血管的沉积及巨噬细胞的生成;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通过其抗炎和抗氧化活性实现,结果表明,所述的益母草碱可作为治疗药物应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益母草碱各剂量对高脂饮食后血液中脂质水平的检测,分别对第0周、第4周、第8周血清中的脂质进行检测,
其中,
A是总胆固醇(TC)水平的检测结果;B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检测结果;C是甘油三脂(TG)水平的检测结果;D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检测结果;数值以均数±标准误差表示,#P<0.01,与同时期正常组比较;*P<0.05,与同时期模型组比较。
图2是家兔颈总动脉粥样斑块显微超声图(A-G),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切片实时扫描自动聚焦跟踪方法
- 下一篇:固体摄像元件用摄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