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磨损试验的安装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3116.7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8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闯;王小慧;彭海雄;王根全;田彩霞;韩文刚;卫军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0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3703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动机 机构 摩擦 磨损 试验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磨损试验的安装体结构。
背景技术
气门-座圈结构是发动机的重要摩擦副之一,气门与座圈的运行寿命与可靠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服役寿命与输出功率。近年来,随着发动机,特别是柴油机的功率与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对气门-座圈摩擦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因此,搭建一套可以快速、高效、可靠地评价气门-座圈摩擦磨损的试验台是非常必要的。
通常地,每一种方案的气门和座圈需要配置一套相应的安装体与之匹配,周期长,成本较高。因此,对发动机气门以规格大小进行分类,设计几种典型的、能够重复利用的、又能实现气门和座圈同轴装配的安装体结构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每一种方案的气门和座圈,都需要配置一套相应的安装体与之匹配,周期长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新的安装体结构,以实现配气机构摩擦磨损试验多方案气门-座圈的同轴安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磨损试验的安装体结构,主要包括气门、座圈、导管、弹簧、锁夹、弹簧内座、弹簧外座、安装上盘、安装下盘、支撑箱体等零件,其中气门、座圈为试验主要考核试样;锁夹为与气门、座圈匹配提供的零件;安装上盘、安装下盘和弹簧外座为可重复使用的安装体主体零件;导管、弹簧内座为用于匹配气门-座圈与主体零件安装的过渡连接件;
安装下盘上部设有一个圆柱凸台,下部设有内外两个圆柱凸台,安装下盘上部凸台与安装上盘以小配合间隙定位连接,安装下盘下部凸台与支撑箱体也以小配合间隙定位连接;经外圆加工后的座圈以镶嵌安装方式与安装上盘凸台内孔过盈配合,且座圈下端面以定位安装方式与安装下盘上部凸台端面贴合连接;
安装下盘通过压入安装方式与导管过盈配合,并通过螺栓与安装上盘连接,座圈通过压入安装方式与安装上盘过盈配合;弹簧内座与弹簧外座过盈配合,弹簧位于气门外侧,并通过锁夹与弹簧内座、弹簧外座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组合式结构,易加工:安装体采用组合式结构,安装上盘和安装下盘分别用于安装座圈和导管,并以特殊的定位方式实现定位连接;安装上盘和安装下盘结构相对简单,易加工;
2.导管与座圈孔同轴度高:安装下盘上部设有1个圆柱凸台,下部留有导管安装孔,上部凸台与安装上盘以小配合间隙实现定位连接,下部导管安装孔用来过盈安装导管;座圈以过盈方式镶嵌在安装上盘凸台内孔,且下端面与安装下盘上部凸台端面贴合,最后与导管一起进行同轴校核,因此,导管与座圈孔的同轴度易保证;
3.拆装便捷:安装下盘过盈压入导管后首先与安装上盘经螺栓完成连接,座圈再以过盈方式压入安装上盘;弹簧内座过盈安装到弹簧外座后,经锁夹实现与气门、弹簧的连接;试验完毕,首先用专用工装取下锁夹,得到气门试样,等安装上、下盘体分离后便可简易压出座圈,得到座圈试样;
4.通用性强,可用于多方案气门-座圈试验:导管和弹簧内盘为非标设计,且按气门分类标准预留一定的尺寸修改空间,弹簧裕度设计相对较大,因此,只需通过补充加工座圈外圆便可实现多方案气门-座圈的安装,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各标记分别表示。
1-气门
2-座圈
3-导管
4-弹簧
5-锁夹
6-弹簧内座
7-弹簧外座
8-安装上盘
9-安装下盘
10-支撑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发动机配气机构摩擦磨损试验的安装体结构,主要包括气门、座圈、导管、弹簧、锁夹、弹簧内座、弹簧外座、安装上盘、安装下盘、支撑箱体等零件,其中气门、座圈为试验主要考核试样;锁夹为与气门、座圈匹配提供的零件;安装上盘、安装下盘和弹簧外座为可重复使用的安装体主体零件;导管、弹簧内座为用于匹配气门-座圈与主体零件安装的过渡连接件;
安装下盘上部设有一个圆柱凸台,下部设有内外两个圆柱凸台,安装下盘上部凸台与安装上盘以小配合间隙定位连接,安装下盘下部凸台与支撑箱体也以小配合间隙定位连接;经外圆加工后的座圈以镶嵌安装方式与安装上盘凸台内孔过盈配合,且座圈下端面以定位安装方式与安装下盘上部凸台端面贴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0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0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