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于HEVC标准的变换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1115.9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7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甫;樊春晓;石光明;张犁;周蕾蕾;林杰;杨海舟;董伟生;王晓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3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hevc 标准 变换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HEVC标准的视频编码中的变换编码器结构,可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视频图像是人类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一个主要的来源。随着视频图像获取设备、通信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分辨率/高清晰度视频图像已经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具有丰富内容的视频图像信息经过数字化后,数据量十分巨大。给高分辨率/高清晰度视频图像的传输和存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在数据传输带宽有限的情况下,高分辨率视频图像所带来的高数据率、大数据量问题成为了高分辨率视频图像应用领域扩展的瓶颈,同时也对现有的压缩算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传统的视频图像压缩方法已不能满足高分辨率视频图像的要求。
新一代视频图像压缩方法是高分辨率视频图像压缩的解决途径。2010年由ISO/IEC和ITU-T联合构建了面向下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即HEVC视频编码方案,并且建立了测试模型。与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H.264/AVC标准相比,在解码图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HEVC大约可以节省高达40%的码率。HEVC帧内编码依然采用在H.263中就开始使用的混合编码框架: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熵编码。
然而,高效率的变换编码是以增加计算复杂度为代价的。HEVC的帧内编码中存在三种不同的处理单元,分别是编码单元CU、预测单元PU和变换单元TU。三种处理单元在逻辑上可以依次向下分割为更小的处理单元。同时编码单元CU可以分解为与其大小相同的PU和4个1/4大小的PU。PU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与其大小相同的TU和4个1/4大小的TU,且每个块都具有比H.264更多的方向。编码框架采用递归及四叉树的方法来实现,因此其结构非常复杂。作为HEVC中一个最常用的单位,TU作为最终处理单元,其块大小从4×4到32×32,特别是在高效率层次中,TU的大小可以通过分裂CU三个层次而得到。同时,DCT变换是HEVC编码标准的主要复杂计算的组成部分。因此,TU的计算复杂性是硬件实现HEVC的一个瓶颈问题,目前还没有能够高效实现该标准的电路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HEVC标准的变换编码器,以完成对HEVC标准中的4×4DCT、4×4DST、8×8DCT、16×16DCT和32×32DCT这5种类型的变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变换编码器包括:包括一维DCT/DST模块、转置缓冲模块和顶层控制单元,一维DCT/DST模块用于完成HEVC标准中的各种一维变换,转置缓冲模块用于完成数据的转置操作,即将按行输入的行变换结果按列输出,顶层控制模块用于产生一维DCT/DST模块和转置缓冲模块的复位和使能信号,控制一维DCT/DST模块对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一维行变换,并产生控制信号控制转置缓冲模块接收一维DCT/DST模块的行变换结果,在所有行数据处理完成之后,控制转置缓冲模块将转置后的结果输回一维DCT/DST模块进行一维列变换,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维DCT/DST模块,包括:
蝶形运算单元,用于完成数据间的加减操作,将输入数据首尾两两相加、相减的结果送入多路选择器;
类蝶形运算单元,用于完成4点DST变换输入数据间的相加、相减和延迟的操作,并将结果送入矩阵乘法器阵列;
多路选择器,根据变换类型和当前状态,对蝶形运算单元输入的运算结果进行选择,输出至矩阵乘法器阵列;
矩阵乘法器阵列,包含两组输入:一组输入4个数据,另一组输入16个数据,用于完成将输入的4个数据分别与另一组输入的4组4个系数的相乘操作,将得到16个乘积送入相加移位器;
相加移位器,用于将矩阵乘法器阵列输入的运算结果进行相加、移位;
所述的转置缓冲模块,完成对一维DCT/DST模块行变换结果的转置操作,它包含寄存器阵列转置子模块和RAM存取转置子模块,该寄存器阵列转置子模块,采用寄存器阵列结构,利用每个寄存器的不同路径延迟、不同的输入输出方向和寄存器区域完成非32点数据转置操作;该RAM存取转置子模块采用8组RAM地址存取结构,通过控制各个RAM的输入输出地址,完成32点数据的转置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1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叶窗
- 下一篇:易检修紧凑型高压配电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