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状磷酸一铵生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9555.0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迁;饶轶晟;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28 | 分类号: | C01B25/2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状 磷酸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酸铵,具体是一种粉状磷酸一铵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湿法磷酸净化萃余酸用于生产晶体磷酸一铵过程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滤渣和部分母液不能直接排放。否则,含氮、磷废物污染环节,形成二次污染。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装置,回收磷、氮废物,用于生产低养分磷铵,提高氮、磷利用率,实现循环生产。
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目前尚无利用磷酸净化萃余酸生产晶体磷酸一铵的滤渣、母液生产粉状磷酸一铵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磷酸净化萃余酸生产晶体磷酸一铵的滤渣、母液为原料,生产粉状磷酸一铵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磷酸净化萃余酸用于生产晶体一铵过程中产生的滤渣、母液通过混合配酸方式,滤渣+母液:稀磷酸按(7-15):100, 配比进氨化反应器混合,原料密度控制在1.28-1.33g/l,通过氨化反应工序、浓缩工序,制成的料浆密度控制在1.50-1.56进行喷雾干燥工序,制取粉状磷酸一铵产品。
上述方法中,所述制取粉状磷酸一铵使用的原料为:母液中磷酸质量分数为18%~30%;滤渣中磷酸质量分数为25%~45%;
上述稀磷酸质量分数为21%~30%;
上述粉状磷酸一铵料浆是料浆法生产的粉状磷酸一铵料浆,粉状磷酸一铵料浆含水质量分数控制为 26%~35%,以干基P2O5计磷的质量分数为47%~50%、N的质量分数为9%~11%。
上述方法生产的粉状磷酸一铵产品,养分质量分数为N(9%-11%);P2O5(47%-50%);K2O(0%)。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有以下优点:
(1)利用湿法磷酸净化萃余酸用于生产晶体磷酸一铵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滤渣和母液为原料,通过混合配酸方式进入反应器,通过浓缩工序、喷雾干燥工序、生产粉状磷酸一铵产品;(2)通过和粉状磷酸一铵装置联产,盘活了粉状磷酸一铵装置,提高了粉状磷酸一铵装置对原料的适应能力;(3)同时联产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磷、氮的回收利用;(4)利用现有粉状磷酸一铵装置增加产品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为晶体磷酸一铵装置;2为稀磷酸槽;3为混合槽;4为氨化反应工序;5为浓缩工序;6为喷雾干燥工序;7为产品输送、包装;9为稀磷酸计量;10为母液、滤渣计量;11为混合酸计量。
具体实施方式
某厂使用本发明方法,将湿法净化磷酸萃余酸制晶体一铵过程产生的母液、滤渣用于24万吨/粉状磷酸一铵装置生产粉状磷酸一铵产品,效果良好。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的流程,先根据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滤渣和母液通过混合配酸方式进入反应器,母液+滤渣:稀磷酸按15:100, 配比进氨化反应器的混合原料密度控制在1.33g/l,通过氨化反应工序、浓缩工序、制成的料浆密度控制在1.56进行喷雾干燥工序,制取粉状一铵产品。
上述方法中,所述制取粉状磷酸一铵使用的原料为:母液中磷酸质量分数为30%;滤渣中磷酸质量分数为45%;
稀磷酸质量分数为30%; 所述粉状磷酸一铵料浆是料浆法生产的粉状磷酸一铵料浆,所述粉状磷酸一铵料浆含水质量分数控制为 35%,以干基P2O5计磷的质量分数为50%、N的质量分数为11%。
上述方法生产的粉状一铵产品,养分质量分数为N(11%);P2O5(50%);K2O(0%)。
实施例2
如附图所示的流程,先根据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滤渣和母液通过混合配酸方式进入反应器,母液+滤渣:稀磷酸按7:100, 配比进氨化反应器的混合原料密度控制在1.28g/l,通过氨化反应工序、浓缩工序、制成的料浆密度控制在1.50进行喷雾干燥工序,制取粉状一铵产品。
上述方法中,所述制取粉状磷酸一铵使用的原料为:母液中磷酸质量分数为18%;滤渣中磷酸质量分数为25%;
稀磷酸质量分数为21%; 所述粉状磷酸一铵料浆是料浆法生产的粉状磷酸一铵料浆,所述粉状磷酸一铵料浆含水质量分数控制为 26%,以干基P2O5计磷的质量分数为47%、N的质量分数为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9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多语言比赛数据输出的方法
- 下一篇:消除脑疲劳眼疲劳颈肩疲劳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