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低碳钢高效脱硫精炼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4389.5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钱静秋;金文俊;张怀军;云霞;陈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张少华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钢 高效 脱硫 精炼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低碳钢高效脱硫精炼工艺,主要是一种精炼过程中高效脱硫的冶炼方法,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炼钢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除个别特殊用途的钢,对于绝大多数钢而言,硫是有害元素,都要对其进行限制。硫在凝固过程中,随着溶解度的降低析出,易在晶界形成低熔点的MnS夹杂,钢中MnS的存在使钢坯产生热脆现象,易在钢坯内部产生裂纹和偏析。一般普通用钢要求钢中的硫含量≤0.020Wt%,为了减少钢的各向异性,通常结构钢中硫含量要求≤0.010Wt%;对于一些对冲击要求高的钢种,如输油气管钢、海上采油平台用钢、船板及航空用钢等钢,均要求钢中含有低或极低的硫含量<0.005wt%,有些高压容器甚至要求硫含量<0.0005wt%。包钢目前的脱硫水平限制了高级别钢种的开发,通过对现有精炼工艺过程优化,合理利用精炼期的脱硫条件,研究出一种高效、实用、低成本的精炼高效脱硫冶炼方法,为生产高级别低硫钢提供技术支持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合理利用现有的精炼设备,提供一种高低碳钢高效脱硫精炼工艺,以实现高级别的低硫品种钢的生产。
本发明的指导思想是:依照碳含量的高低分钢种严格要求高低碳钢种中转炉出钢硫含量,针对高低碳钢种确定精炼渣料中白灰的用量,确定相应的炉渣碱度,在精炼周期不变的前提下,与现有脱硫工艺比较适当延长精炼前期的脱硫时间,在以上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使高低碳的低硫钢炼成率达到9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按碳含量的高、低分钢种进行脱硫,并对高碳钢和低碳钢的转炉出钢硫含量进行限制,要求低碳钢转炉出钢硫控制在0.010-0.019(wt%),高碳钢转炉出钢硫控制在0.015-0.037(wt%);针对高低碳钢种要求白灰的用量,高碳钢精炼渣白灰用量3.5-4.2(kg/t),低碳钢精炼渣白灰用量6.5-8.0(kg/t);要求精炼炉渣的碱度(CaO/SiO2)必须在(4.0-9.0)之间,同时控制精炼终渣中FeO、MnO的含量,FeO+MnO<0.6(wt%),精炼期35-45分钟,将精炼前期的脱硫时间延长3-5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是:合理利用现有的精炼设备,根据高低碳钢种确定脱硫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脱硫效率,使高低碳的低硫钢炼成率达到95%,为包钢生产高级别的低硫品种钢提供了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高碳钢的脱硫优化工艺:转炉出钢硫要求0.015-0.037(wt%),脱氧剂采用有铝脱氧,铝线加入量1.5-2.0(米/吨),精炼白灰的用量3.5-4.2(公斤/吨),精炼渣碱度4.0-6.0之间,精炼终渣中FeO+MnO<0.6(wt%),精炼周期35-45分钟。
低碳钢的脱硫优化工艺:转炉出钢硫要求0.010-0.020(wt%),脱氧剂采用有铝脱氧,铝线加入量1.3-1.7(米/吨),精炼白灰的用量6.5-8.0(公斤/吨),精炼渣碱度在5.0-7.0之间,精炼终渣FeO+MnO<0.5(wt%),精炼周期35-45分钟。
实施例1
高碳钢种以GCr15为例,冶炼工艺:120吨转炉-LF+VD+圆坯连铸,高碳钢含碳量高、氧含量低,硫本身的活度高,选用400kg的石灰,铝线200米,表1为炼钢厂现场试验的脱硫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石灰用量的情况下,精炼渣碱度越高,FeO+MnO的含量越低,脱硫效率越高。
表1GCr15精炼工艺优化后脱硫效率指标
实施例2
低碳钢种以13MnNbT为例,冶炼工艺:120吨转炉-LF+VD+圆坯连铸,低碳钢含碳量低、氧含量高,硫本身的活度低,选用800kg的石灰,铝线150米,从表2中可以看出精炼渣碱度越高,精炼时间越长,脱硫效率越高。
表2 13MnNbTi精炼工艺优化后脱硫效率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4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混凝土多孔砖低温下破损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纤盘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