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电缆的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9371.6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8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R·P·尼科尔斯;B·P·科斯特洛;K·M·穆尔;A·贝奇兹;S·D·斯派塞;R·E·哈姆纳;J·M·雷辛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0 | 分类号: | H01R12/50;H01R12/59;H01R13/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艳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缆 连接器 组件 | ||
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用于电路板与其它电气部件的互连。
背景技术
一些通信系统,例如服务器、路由器、和数据存储系统,利用连接器组件来通过系统传输信号和/或电力。这些系统通常包括背面或中间面电路板、母板、以及多个子卡。连接器组件包括附接到电路板或母板的或多个连接器,用于在子卡插入系统时将子卡互连到电路板或母板。每个子卡包括头部或插座组件(receptacle assembly),其具有构造成联接到连接器的配合面的配合面。头部/插座组件通常位于或靠近子卡前部边缘(leading edge)。在配合之前,头部/插座组件和连接器的配合面沿着配合轴彼此对准且彼此面对。然后将子卡在插入方向上沿着配合轴移动直到配合面彼此接合且配合。
常规背面和中间面连接器组件用于将子卡联接到背面或中间面电路板。连接器组件电联接到背面或中间面电路板。一般的,背面或中间面电路板包括联接到其上的多个其它连接器组件、电气部件或模块。连接器组件可以通过延伸到背面或中间面电路板的信号迹线电联接到或多个部件或模块。在一些通信系统中,连接器组件可以通过信号迹线联接到第二连接器组件。
然而,已知的通信系统不是没有它们的缺点。例如,从连接器组件延伸的信号迹线可以沿着背面或中间面电路板延伸较长距离。通常,更长的信号迹线会在连接器组件和部件、模块或另一连接器组件之间发生信号损失。因此,通信系统不会以期望的速度运行和/或会变得无法工作。
存在对于降低电气部件间信号损失的连接器组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构造成联接到主电路板的连接器外壳。互连组件固定在连接器外壳内。互连组件包括具有配合面和电缆面的连接器电路板。配合面具有构造成配合到次电路板的相应配合触头的配合触头。电缆面具有电缆触头。每个电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电缆的第一端联接到电缆触头,电缆的第二端构造成联接到主电路板上的电缆触头。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附图阅读以下非限定性实施例的说明将会更好地理解当前公开的主题:
图1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电气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气系统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主电路板的一部分的展开侧视图。
图4是图2所示主电路板的一部分的展开侧视图,所述主电路板具有联接于其上的电缆连接器。
图5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组件的正视图。
图6是图5所示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电路板的底部透视图。
图8是图7所示连接器电路板的一部分的展开侧视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屏蔽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10是图7所示连接器电路板的一部分的底部透视图,所述连接器电路板上联接有图9所示的屏蔽件。
图11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电气系统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电气系统100的透视图。电气系统100包括电缆组件101,其互连各个电气部件,例如电路板、诸如高密度侧面接口连接器之类的电连接器、诸如芯片或其它电路模块形式的电子封装件之类的集成电路(IC)部件、或者其它类型的电气部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组件101用于将主电路板102和次电路板132互连起来。相对于没有采用电缆组件的系统,电缆组件101消除了主电路板102中沿着主电路板和次电路板102、132之间信号路径的相当一段长度的信号迹线,从而降低了沿着信号路径的信号损失。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气系统100是网络转接器或服务器系统。主电路板102可以为母板、背面电路板、中间面电路板等。次电路板132可以是子卡或转接器或线卡等。次电路板可以是可移除卡,其与电气系统100可移除地联接。
主电路板102具有配合面104和相反的电缆面106。主电路板102包括第一端108和第二端110。配合面104和电缆面106在第一端108和第二端110之间延伸。主电路板102可以固定在服务器系统或网络转接器的机壳内或架子上。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气系统100包括连接器组件112,用于主电路板和次电路板102、132之间的接口。次电路板132构造成与连接器组件112可移除地联接。电缆组件101电联接到连接器组件112,用于在次电路板132和主电路板102之间传输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9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