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继电器性能的高抗振集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8997.5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5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芳 |
主分类号: | H01H45/00 | 分类号: | H01H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继电器 性能 高抗振 集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元件集成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继电器性能的高抗振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现有的继电器集成系统一般采用内置配重块与内部导向套同轴配合的方式,配合方式一般为内置配重块设置于内部导向套外侧,内部导向套轴内设置的悬臂梁配合方式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运转时内置配重块受到锁紧装置的正压力,由于压力施力点不在内置配重块上,使得内置配重块的轴线相对内部导向套的轴线发生偏转。当内置配重块产生加速度过载相对内部导向套运动时,内部导向套的推动柱磨损情况加剧,导致摩擦力增大,并直接导致过载加速度增大。由此之外,由于内置配重块与内部导向套的悬臂梁配合结构,当继电器在经受震动试验时,内置配重块,相对内部导向套产生于内部导向套接触端相对固定、自由端轴向窜动的运动,
使得内置配重块与内部导向套的径向振动频率增加,其与接触面的摩擦损耗较大,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得不到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继电器性能的高抗振集成系统,其所解决的问题是继电器的内置配重块与内部导向套所组成的悬臂梁式结构抗振能力差的问题,使得内置配重块相对与内部导向套的径向振动减小,其所具有的缓冲效果,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损耗大大降低,并且适合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是:一种提升继电器性能的高抗振集成系统,包括,共振金属片、继电器接触面、内置配重块、锁紧装置、内部导向套,共振金属片焊接设置于继电器接触面上,共振金属片与继电器的的内置配重块接触,提供初始的预应力,所述锁紧装置与内置配重块轴向匹配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共振金属片与继电器接触面为点焊衔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共振金属片为高弹性合金铜带拉制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共振金属片的合金铜带为钨铜(银)合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钨铜合金的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取。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继电器的接触面上焊接了共振金属片,并与继电器的内置配重块相接触。该共振金属片的设置,提高了继电器的性能,延长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简图
图中所标示的构件名称为:1—继电器接触面、2—内置配重块、
3—锁紧装置、4—内部导向套、5—共振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一种提升继电器性能的高抗振集成系统,包括,共振金属片1、继电器接触面2、内置配重块3、锁紧装置4、内部导向套5,共振金属片1焊接设置于继电器接触面2上,共振金属片1与继电器的的内置配重块3接触,提供初始的预应力,所述锁紧装置4与内置配重块3轴向匹配贴合。所述的共振金属片1与继电器接触面2为点焊衔接,所述的共振金属片1为高弹性合金铜带拉制成型,所述的共振金属片1的合金铜带为钨铜(银)合金,所述的钨铜合金的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取。
当继电器产生振动时,由于共振金属片1对内置配重块3具有初始预应力,使得内置配重块3相对与内部导向套5的径向窜动减小,振幅降低,摩擦的损耗大大降低,提高了产品的抗振性以及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芳,未经裴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