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菊花有效部位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8624.8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毕跃峰;王庆端;江金花;符玲;王亚峰;王振基;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287 | 分类号: | A61K36/287;A61P1/16;A61P31/20;A23L1/29;A23L2/38;A61K13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菊花 有效 部位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菊花抗乙肝病毒和肝保护作用有效部位,同时涉及该有效部位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复制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脏疾病,是目前传染性最强、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我国为“乙肝”大国,乙肝携带者超过1.2亿人,由乙肝导致的肝硬化、肝癌的病死率在我国位居第五位,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但至今国内外对乙型肝炎仍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彻底的解决方案,也无特效药,因此对有效治疗乙肝药的研制和开发,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中药因其对多种病毒性疾病整体效果明显、抗病毒作用机制多样、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而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野菊花为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菊属(Dendranthema)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北野菊(Chrysanthemum boreale Mak.)或岩香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aefolium(Fisch.)Mak.)的头状花序。历代医家认为野菊花“入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明目”的作用,临床运用广泛,特别多用于治疗各种炎症、病毒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包括慢性咽炎、前列腺炎、盆腔炎、传染性软疣、病毒性肝炎、高血压等。国内外学者发现其粗提物具有抗菌消炎解热、抗病毒、降血压、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而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野菊花的醇提物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并通过优化提取工艺研究,得到一个具有抗乙肝病毒和肝保护作用的活性部位,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野菊花有效部位,具有抗乙肝病毒和肝保护的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菊花有效部位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和在制备护肝组合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野菊花有效部位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如下步骤的方法提取而成的野菊花有效部位:
1)取野菊花,加入5~10倍重量的60~90%乙醇提取,提取液过滤后将滤液浓缩至浸膏;
2)将浸膏加水制成混悬液,加入萃取液进行萃取,回收萃取液得到野菊花有效部位,其中萃取液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中的两种或三种,萃取过程中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用量的体积比为40~10:5~1:1~0。
步骤1)所述乙醇提取前对野菊花进行物理破碎。
步骤1)所述提取次数为三次,所述提取液为三次提取的合并液。
步骤2)所述萃取的次数为三次以上。
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野菊花有效部位具有抗乙肝病毒和肝保护的作用。活性部位主要包括倍半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总倍半萜含量≥45%,总黄酮含量≥35%,蒙花苷≥0.65%,木犀草素≥0.55%,豚草素A(cumambrinA)≥2.90%,芹菜素≥0.50%,刺槐素≥0.10%,当归酰豚草素B(angeloylcumambrinB)≥0.50%。
本发明利用HepG2.2.15细胞作为平台,研究了本发明野菊花有效部位(CIC)的体外抗HBV作用。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并计算得TC50;采用ELISA法检测对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发明的野菊花有效部位对乙肝病毒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通过实验证实了本发明的野菊花有效部位,可以抑制肝损伤的肝脏血清中AST、ALT指标,降低肝损伤的肝脏血清中TNF含量、肝脏指数和MDA含量,具有很好的肝保护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野菊花有效部位的两种应用,其一为野菊花有效部位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二为野菊花有效部位在制备肝保护组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野菊花有效部位可以作为活性成分,制备成具有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或者具有护肝作用的组合物,如食品、饮料、保健品、药物等,涉及药物的可以采用片剂、胶囊、散剂、注射剂等医学上可接受的任何剂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野菊花有效部位采用如下步骤提取而成:
1)取野菊花,加入5倍重量的90%乙醇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后将滤液浓缩至浸膏;
2)取浸膏加水制成混悬液,加入萃取液进行萃取三次,萃取液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其体积比40:1,三次萃取后合并进行减压回收溶剂,即得到有效部位。
实施例2
本发明的野菊花有效部位采用如下步骤提取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6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