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37795.9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5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守东;王岳海;章定安;林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方便用户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相机、平板电脑等,这些电子设备为用户提供的很多的帮助,与用户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为了支持这些电子设备工作,需要为这些电子设备配备充电电池,使用充电电池为电子设备供电。然而,随着电子设备功能的日益多样化,电子设备的耗电量也越来越高。在对电子设备的日常使用中,常常出现仅仅用了一小段时间电子设备就提示电量不足,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虽然可以通过扩大充电电池容量的方式让充电电池中可以充入更多的电能,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必然使得充电电池的体积变大,同时,用户需要更多时间为大容量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同时,大容量电池的安全性也比小容量电池低。
因此,如何在不增大充电电池容量的前提下,使电子设备具有更长的工作时间仍是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实现电子设备具有更长工作时间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充电电池及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的电磁发射单元,所述电磁发射单元包括:DA转换器、频率调制电路和第一线圈,
所述DA转换器与所述充电电池相连接,将所述充电电池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一交流电压;
所述频率调制电路与所述DA转换器相连接,对所述第一交流电压的频率进行调制处理,生成第一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压的频率高于所述第一交流电压的频率;
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频率调制电路相连接,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磁能输出。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与另一电子设备无线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将所述磁能输入到所述另一电子设备中,以对所述另一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处理。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的电磁接收单元,用于将接收其他电子设备输出的磁能并转化为电能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优选的,所述电磁接收单元包括:AD转换器、频率解调电路和第二线圈,
所述第二线圈感应其他电子设备输出的磁能并转化为第二电压;
所述频率解调电路与所述第二线圈连接,对所述第二电压的频率进行解调处理,生成的第二交流电压,其中,所述第二交流电压的频率低于所述第二电压的频率;
所述AD转换器与所述频率解调电路连接,将所述第二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
所述AD转换器还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使用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为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处理。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发射单元相连接,控制所述电磁发射单元进行工作。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电磁接收单元、所述电磁接收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接收单元及所述电磁发送单元进行工作。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距离传感器,感应与其他电子设备间的第一距离,当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信号。
优选的,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后,所述控制器通过输出设备向用户输出第一信息。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用户的第一指令后,控制所述电磁发射单元或所述电磁接收单元开始工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当检测所述充电电池内的电量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电磁接收单元停止工作。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将充电电池中的电能转换为磁能输出,从而使得其他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电磁感应获得所需要的能量。当某一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池电量不足需要进行充电时,就可以无线接收另一电子设备充电电池中的电能,从而实现了电子设备间的无线充电,使得电子设备可以继续工作。本发明使用频率调制电路提高交流电的频率再进行传输可以有效减小线圈的尺寸,更加符合电子设备小型化的需要。由于本发明可以将充电电池的能量进行转化,因此用户不需要在寻找固定的市电插口进行充电,更加符合用户外出的需要。本发明可以使电子设备在不增加电池容量的前提下,延长电子设备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7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