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容量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7108.3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1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帅鸿元;赖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索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8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汽车 锂离子电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容量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电动自行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的快速发展,对蓄电池的高功率放电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动力型锂离子蓄电池由于具有较好的高功率工作性能以及高能量密度和轻便等优点,因而正被逐步地推广应用到以上领域。
目前,锂电池的电极芯的构成主要有叠片式和卷绕式两种主要方式。其中叠片式具有集流效果均匀,自动化水平高,正极板或负极板易实现厚型化,有利于降低成本的优点;但叠片式电芯锂电池对加工设备的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随着电芯正极板和负极板冲切边缘的周长成倍增加,导致制片和装配过程中容易产生毛刺,进一步会引发短路等问题,合格率低,使用过程后续隐患也较高,极端情况下还会发生安全问题。专利CN200620067095.X公开了一种卷绕式锂电池电芯,这种卷绕式电芯制作简单,制片、装配过程对设备精度要求一般,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但由于卷绕式电芯存在高曲率的地方,在正极板和负极板厚型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正极板或负极板的断裂、活性物质脱落等问题。
并且随着组电池容量的增加,电池的体积越来越大,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高,导致远离电池外表面的内部温度严重偏高,容易产生热失控,造成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容量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相对于卷绕式的生产工艺,采用叠片式的生产工艺制造出的电芯具有温度分布均匀、电池内阻小、内部无应力、倍率放电好及电池安全性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大容量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浆料均匀涂覆在集流体上,干燥后,经连续辊压、连续分条、连续模切后制成极片;
(2)将上述模切后的极片,称重分选、自动刷片;
(3)将上述刷片后的极片放置在极片料槽中,采用Z之形叠片成电芯。
所述步骤(2)中的称重分选采用自动分选机称重分选,自动刷片采用自动刷片机自动刷片。
所述步骤(3)中的叠片采用自动叠片机叠片。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电芯制造过程中全程采用自动化设备,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2)本发明相对于卷绕式的生产工艺,采用叠片式的生产工艺制造出的电芯具有温度分布均匀、电池内阻小、内部无应力、倍率放电好及电池安全性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1)将浆料均匀涂覆在集流体上,干燥后,经连续辊压、连续分条、连续模切后制成极片;
(2)将上述模切后的极片,利用自动分选机称重分选、自动刷片机自动刷片;
(3)将上述刷片后的极片放置在极片料槽中,再利用自动叠片机采用Z之形叠片成电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索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索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