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6058.7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松;钟红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3/00 | 分类号: | B25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附件,尤其是一种工具头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多功钻具有钻、螺丝批、冲击扳手等功能,选择不同功能进行工作之前,先要在工具上安装对应功能且适合工况要求的工作头,如钻头、螺丝批头、套筒。通常多功能钻设置有具有六方孔的夹头,用于夹持具有六方柄部的钻头,螺丝批头以及套筒。然而,市场上最常见的钻头都采用的圆形直柄,如果要将圆形直柄的钻头安装于该多功能钻进行钻孔工作,必须借助于一个转接器,也就是说以该转接器一端设置成能与夹头的六方孔配接以传递扭矩的六方柄部,另一端设置成能夹持具有圆形直柄钻头的钻夹头,这样才能将设置有六方孔夹头传递出的旋转运动通过转接器传递到具有圆形直柄的钻头。该转接件的钻夹头通常采用三爪钻夹头,而三爪钻夹头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同时用户在安装钻头时操作繁锁,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夹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持装置,用于收容并夹持外部插入的工具头,包括:轴向延伸的主轴,主轴的第一端设置六方柄部;设置于主轴第二端用于收容工具头的收容孔;活动地设置于主轴的控制件;设置于控制件与主轴之间的弹性件;沿主轴径向设置且与收容孔贯通的收容槽;以及设置于收容槽的锁紧件;所述收容孔设置为圆形孔,所述控制件可操作地控制锁紧件沿收容槽径向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移动,第一位置时锁紧件将工具头与主轴锁紧从而使工具头传递来自主轴的扭矩,第二位置时锁件件释放工具头。
优选地,收容孔具有用于接收工具头的开口端,以及相对开口端设置的盲孔端。
优选地,收容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收容槽沿主轴径向对称设置,两个收容槽内分别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为钢珠。
优选地,控制件为套设于主轴外围的环形锁套,所述环形锁套相对主轴作轴向移动。
工具头设置与锁紧件啮合的锁紧部。优选地,工具头为麻花钻头,所述锁紧部为麻花钻头的排屑槽。
另一种实旋方式中,主轴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第二端沿轴向超出所述控制件的沉头钻。沉头钻包括绕所述收容孔周向设置的围壁以及设置于围壁上的刃口。围壁的内径与收容孔直径一致,所述围壁的外径大于收容孔直径。
优选地,围壁绕收容孔中心轴线延伸四分之三的圆周。围壁于圆周方向上形成有缺口,缺口的两侧分别具有缺口面,刃口沿轴向延伸位于主轴旋转方向上的缺口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由于设置圆形收容孔以及配合圆形直柄的啮合部进行锁紧并用于传递扭矩的锁紧部,因此夹持装置能夹持具有圆形直柄的工具头,夹持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夹持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夹持装置卸去工具头之后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夹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中按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按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夹持装置的锁套处于释放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夹持装置中工具头处于移走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夹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夹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图8中夹持装置主视图。
图11是图8中夹持装置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
10,10’-夹持装置 126-第一限位件 150-缺口
11-主轴 127-内侧凸壁 150a-缺口面
111-六方柄部 128-第二限位件 151-刃口
112-凹槽 13-压簧 16-围壁
12-锁套 130-排屑槽 16a-第一部分
120-开口 131-台阶 16b-第二部分
122-收容孔 132-圆弧面 20-工具头
122a-盲孔端 134-圆弧面 20a-圆形柄部
124-收容槽 15-沉头钻 20b-钻头部
125-钢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0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机用热传递式饮水装置
- 下一篇:路车间通信系统和驾驶支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