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3883.1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弟;钱飞跃;孙贤波;化艳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42;C02F1/52;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钟华;余化鹏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废水 用处 理工 | ||
1.一种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将经匀质的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进行初次混凝处理;
②泥水分离后上清液进行活性炭/臭氧氧化处理;
③将步骤②的出水进行二次混凝处理;
④步骤③得到的上清液过滤后,依次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pH值为7~9;色度低于200倍;悬浮物少于100mg/L;化学耗氧量为150mg/L以下;总铁低于5mg/L;氯离子低于600mg/L;硫酸盐低于600mg/L;溶解性总固体低于3000mg/L;电导率低于3500μS/cm;硬度低于300m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质在调节池中进行;所述的调节池底部设有搅拌器;所述的搅拌器为机械推流搅拌器;所述的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在调节池的停留时为1~2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次混凝处理和二次混凝处理为强化混凝处理;所述的初次混凝处理和二次混凝处理中所用的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所述的混凝剂的投加量为20~50mg/L,以Al3+计;所述的初次混凝处理和二次混凝处理的水温分别为15~35℃;所述的初次混凝处理和二次混凝处理的沉淀时间分别优选1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初次混凝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经匀质的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与混凝剂混合搅拌进行反应后,沉淀即可;所述的初次混凝处理的pH控制在7~8;
所述的二次混凝处理包括下列步骤:将活性炭/臭氧氧化处理的出水、酸和混凝剂混合,搅拌反应后沉淀即可;所述的二次混凝处理的pH控制在5~6;
所述的初次混凝处理和二次混凝处理中的搅拌为机械搅拌;所述的机械搅拌为先进行速度梯度为500s-1持续时间为1min的搅拌,再进行速度梯度为40s-1持续时间为15~30min的搅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臭氧氧化处理在臭氧接触反应器中进行;所述的臭氧接触反应器为鼓泡式反应塔;所述的臭氧接触反应器内,臭氧的浓度为5~10mg/Nm3;臭氧的气量为保证臭氧发生器进气量为单位反应器容积(L)240~400L(空气)/h即可;所述的臭氧接触反应器中水力停留时间为5~20min;所述的活性炭为煤质颗粒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的投加量为单位反应器容积(L)10~50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利用砂滤器进行;所述的砂滤器中滤料填充石英砂;所述的石英砂层厚度为0.7~1.0m;所述的二次混凝处理的上清液利用重力流入砂滤器;所述的砂滤器滤速一般为8~10m/h。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滤器用滤液进行反冲洗;所述的砂滤器的反冲洗周期为4~8h;所述的砂滤器的反冲洗包括下述过程:先单独空气反冲1.5min,再气水同时反冲洗4min,最后水漂洗2min,其中,气反冲洗强度为10~15L/(m2s),水反冲洗强度为2~4L/(m2s)。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强酸HD-8或D001苯乙烯型树脂;所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弱碱D315丙烯酸型或D303苯乙烯型树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干重比例为0.8∶1~1∶1.2。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流速为每小时2~6倍床层体积;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过程通过测定出水的pH和电导率进行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8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