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式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2447.2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朴商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式转向装置,尤其涉及吸收对蜗轮传递动力过程中的冲击并降低噪音的电动式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动式转向装置根据车速传感器及转向转矩传感器等感知的车辆的运行条件,使电子控制装置驱动马达,辅助驾驶员的转向力,从而提供使驾驶员能够保持最佳转向感的转向性能,在低速运行时,提供轻盈、舒适的转向状态,在高速运行时,提供沉稳的转向状态,在突发性紧急情况下,能够对此进行应对,实现迅速转向等。
在电动式转向装置中,具备马达、与马达连接并旋转的蜗杆轴、与蜗杆轴啮合旋转的蜗轮。此时,蜗轮安装于对驾驶员操作的方向盘旋转力进行传递的转向轴。
因此,借助于马达驱动产生的蜗杆轴的旋转力,附加于驾驶员操作的方向盘旋转力,传递给转向轴,从而能够使驾驶员的转向驾驶环境保持柔和、稳定。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在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2010-0009380号(2010.01.27公开,发明名称:车辆用电动转向装置的齿轮啮合状态保持装置)中公开。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就以往的电动式转向装置而言,与蜗轮啮合旋转的蜗杆轴借助于弹簧保持啮合的状态,但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弹簧的负荷弱,则噪音严重,如果弹簧的负荷强,则方向盘的转向感下降。
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善。
本发明是为改善如上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式转向装置,在使用较小弹簧负荷的同时,在传递过程中吸收冲击,降低噪音。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达成如上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蜗杆轴部,具备蜗杆齿轮;蜗轮部,外周面啮合于所述蜗杆齿轮进行旋转;外壳部,包裹住所述蜗杆轴部;以及支撑部,安装于所述外壳部,对所述蜗杆轴部进行支撑。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外壳部,形成有倾斜面;移动板,接触所述固定板的倾斜面进行移动,对所述蜗杆轴部进行支撑;施压板,对所述移动板施压;弹性体,弹性支撑所述施压板;以及支撑体,支撑所述弹性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固定板的倾斜面上,形成有固定涂层;在所述移动板上,形成有与所述固定涂层接触的移动涂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移动板上,形成有引导槽;在所述施压板上,凸出形成有插入所述引导槽的引导凸起。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电动式转向装置的支撑部利用斜面原理,对蜗杆轴部进行支撑,从而具有能够以较小负荷,降低蜗杆轴部与蜗轮部间的敲击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式转向装置的附图。
图2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式转向装置中的支撑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式转向装置中的支撑部的弹性体膨胀状态的附图。
图4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式转向装置中的支撑部的弹性体收缩状态的附图。
图5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式转向装置的支撑部在险路行驶时对蜗杆轴部进行支撑的状态的附图。
(标号说明)
10:蜗杆轴部 20:蜗轮部
30:外壳部 40:支撑部
41:固定板 42:移动板
43:施压板 44:弹性体
45: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电动式转向装置的实施例。在此过程中,附图中显示的线条的厚度或结构要素的大小等,为了说明上的明确性和便利而可能会夸张地显示。另外,后述的术语作为考虑到在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可能会因用户、操作者的意图或惯例而异。因此,对于这种术语的定义应当基于本说明书全文的内容加以确定。
图1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式转向装置的附图,图2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式转向装置中的支撑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式转向装置中的支撑部的弹性体膨胀状态的附图,图4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式转向装置中的支撑部的弹性体收缩状态的附图,图5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式转向装置的支撑部在险路行驶时对蜗杆轴部进行支撑的状态的附图。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式转向装置1中,具备蜗杆轴部10、蜗轮部20、外壳部30及支撑部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2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