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煤灰、锅炉排放废碴烧结的空心砖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1329.X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5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姜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道外区东雷建筑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C04B33/135 | 分类号: | C04B33/13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59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 锅炉 排放 烧结 空心砖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煤灰、锅炉排放废碴烧结的空心砖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空心砖生产的原材料大多采用粘土作为原材料,粘土含砂粒少、粘性大、塑性大、透过气性差,经过湿塑挤压成型,半成品易龟裂;烧制过程中主要靠外投煤,浪费能源很大,无法达到环保的要求。
目前空心砖生产的干燥过程仍然是传统的自然干燥方法,干燥周期长,受天气变化影响大,对于产品质量是一个很大约束。
自然生产空心砖过程由于主要原料系粉煤灰、粘土,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差别很大,不容易被人掌握,对空心砖生产过程的约束很大,产品质量的差别也很大,粘土由于分类比较繁杂,不同的粘土有着不同的化学成分,对于制砖行业很难掌握其性能,它会严重制约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煤灰、锅炉排放废碴烧结的空心砖配方及制作方法,采用本发明生产的空心砖力学性能好、便于施工,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外投煤的使用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粉煤灰、锅炉排放废碴烧结的空心砖,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0.32~0.51份的粉煤灰、1.2~1.9的锅炉排放废碴、2.47~3.93份的粘土。
上述的粉煤灰、锅炉排放废碴烧结的空心砖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的锅炉排放废碴进行粉碎,粉碎后的锅炉排放废碴的直径≤3mm;
(2)将重量份数为0.32~0.51的所述的粉煤灰、重量份数为1.2~1.9的粉碎的锅炉排放废碴和重量份数为2.1~2.5的水进行掺兑;
(3)将将重量份数为2.47~3.93的所述的粘土、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循序渐进放入搅拌机柔和搅拌均匀,搅拌转数为38r/min;
(4)将步骤(3)搅拌好的混合物进行二次搅拌,循序渐进放入搅拌机柔和搅拌均匀,搅拌38r/ min;
(5)将步骤(4)得到的物料进入材料仓经过真空柔和搅拌挤压,从中抽出物料中含有的空气和过量的水份,真空挤出半成品泥条,挤出压力为1.2~2Mpa;
(6)将所述的半成品泥条经过泥条机输送到切培机,切割成所需型号的水培;
(7)进入干燥区,经过7~8天的自然晾晒、捣架,经过人工把下层串到上层,把内面串到外面促进干燥使水培晾晒成干培;
(8)将所述的干培放入窑内焙烧,窑内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2小时;
(9)成品检验。
有益效果:
1. 空心砖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掺兑一定比例的粉煤灰、粉碎的锅炉排放废碴改变了原来工艺中粘土作为粘合剂的性能,解决了通气性差、粘性大、塑性差、半成品不易脱水、干燥周期长等问题。[0009] 2. 空心砖的烧制过程中减少了外投煤的使用,大大节约了能源,起到环保的作用。
通过本工艺和特选的重量份数比,生产的空心砖力学性能好、强度高、便于施工,具有隔音、隔热、不空鼓、不龟裂、不下沉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粉煤灰、锅炉排放废碴烧结的空心砖,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0.32~0.51份的粉煤灰、1.2~1.9的锅炉排放废碴、2.47~3.93份的粘土。
实施例2:
一种粉煤灰、锅炉排放废碴烧结的空心砖,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0.32份的粉煤灰、1.2的锅炉排放废碴、2.47份的粘土。
实施例3:
一种粉煤灰、锅炉排放废碴烧结的空心砖,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0.51份的粉煤灰、1.9的锅炉排放废碴、3.93份的粘土。
实施例4:
一种粉煤灰、锅炉排放废碴烧结的空心砖,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0.4份的粉煤灰、1.4的锅炉排放废碴、3.25份的粘土。
实施例5:
上述的粉煤灰、锅炉排放废碴烧结的空心砖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道外区东雷建筑材料厂,未经哈尔滨市道外区东雷建筑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1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