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冰采集装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9435.4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7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新;顾卫;宗智;王涵;史培军;许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30 | 分类号: | E03B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装置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海冰采集装置系统,包括海冰破碎装置(100)和海冰捞运装置(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冰破碎装置(100)包括双浮体破冰平台(101)、第一连接桥(102)、木质护底(103)、升降桩腿(104)、液压马达(105)、第一发电机组(106)、液压挖掘机(107)、碎冰斗(108)、第一推进器(109)和第一驾驶台(110);
所述双浮体破冰平台(101)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浮体(1011),该两个相互对称的浮体通过第一连接桥(102)固定连接;所述双浮体破冰平台(101)底部设有木质护底(103);
所述双浮体破冰平台(101)的前端部设置碎冰斗(108);
所述双浮体破冰平台(101)前部上表面上设置液压挖掘机(107);该液压挖掘机(107)包括动臂(1071)和斗杆(1072),在斗杆(1072)的端头设置铲斗(1073)或破碎剪(1074);
所述双浮体破冰平台(101)左右侧各安装至少一条升降桩腿(104);
所述第一推进器(109)设置在双浮体破冰平台(101)尾部,该第一推进器(109)包括第一动力装置(1091)和第一抗冰螺旋桨(1092);该第一推进器(109)为可升降设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109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抗冰螺旋桨(1092);
所述双浮体破冰平台(101)上设有第一驾驶台(110);
所述海冰捞运装置(200)包括双浮体捞冰平台(201)、第二连接桥(202)、双辊式碎冰机(203)、链板式采冰机(204)、横向运冰机(205)、第二发电机组(206)、第二推进器(209)和第二驾驶台(210);
所述双浮体捞冰平台(201)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浮体(2011),该两个相互对称的浮体通过第二连接桥(202)固定连接;
所述双辊式破冰机(203)设置在双浮体捞冰平台(201)前端,包括上转辊(2031)和下转辊(2032),上转辊(2031)上设有鳄齿上转辊(2033),下转辊(2032)上设有鳄齿(2034);
所述链板式采冰机(204)设置在双辊式破冰机(203)的后部,由两个倾斜的链板机构成;前部链板机构(2041)倾斜度6~10°,长度1.8~2.2米;后部链板机构(2042)的倾斜度16~22°;链板由不锈钢板冲压制成,每隔1.0~1.4米设置一块挡板(2043);
所述横向运冰机(205)设置在链板式采冰机(204)顶部下端;优选地,所述横向运冰机(205)为3段可折叠链扳机,两端可以向上翻转折叠;
所述第二推进器(209)设置在双浮体破冰平台(201)尾部,该第二推进器(209)包括第二动力装置(2091)和第二抗冰螺旋桨(2092);该第二推进器(209)可升降设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209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抗冰螺旋桨(2092);
所述双浮体捞冰平台(201)上设有第二驾驶台(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冰采集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桩腿(104)的下支撑端部设有柔式行走轮(1041);该柔式行走轮(1041)由液压马达(105)驱动;所述柔式行走轮(1041)由钢质轮毂(1042)和弹性鞭爪(1043)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冰采集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冰螺旋桨(1092)包括第一导管(1093)、第一导流帽(1094)、第一球形螺旋桨叶(1095)和第一螺旋桨轴(1096);所述第一螺旋桨轴(1096)外设置第一球形螺旋桨叶(1095),所述第一球形螺旋桨叶(1095)其导边呈螺旋线,所述第一球形螺旋桨叶(1095)外设第一导管(109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冰采集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冰螺旋桨(2092)包括第二导管(2093)、第二导流帽(2094)、第二球形螺旋桨叶(2095)和第二螺旋桨轴(2096);所述第二螺旋桨轴(2096)外设置第二球形螺旋桨叶(2095),所述第二球形螺旋桨叶(2095)其导边呈螺旋线,所述第二球形螺旋桨叶(2095)外设第二导管(209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4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