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规划的浅海区域水陆混合抛石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7951.3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彭卫兵;谢波;刘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5/10 | 分类号: | E02D15/10;E01C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规划 浅海 区域 水陆 混合 石方 | ||
1.一种动态规划的浅海区域水陆混合抛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信标机划分施工网格,GPS测控抛石船只位置;
(2)当水深大于1m时采用开体驳抛石施工,水深接近1m后改用平板驳,两种船只协同配合进行海上抛石路堤填筑;
(3)低潮期或抛投后的路基露出水面时,采用自卸车进行陆抛进占法立抛施工;
(4)实时进行水深、沉降观测,并结合潮汐信息,动态规划抛石位置及抛石量;
(5)抛石全过程运用大侧小中抛石法,抛石完毕后对路堤进行冲击碾压补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规划的浅海区域水陆混合抛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立抛时采用分层流水阶梯式向前进占式抛填,施工分层厚度约1.0m,分层流水作业,装载机配合整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态规划的浅海区域水陆混合抛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大侧小中抛石法,抛填按加载计划分层梯级推进,每层按先两侧端再中部的顺序进行抛填,较小的块石填在堤心,外侧镇压层采用较大粒径的石块,确保抛石不被潮水冲走,单次抛填厚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态规划的浅海区域水陆混合抛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根据水下原始地形图划分抛石网格,遵循“从上游到下游”的原则和“先测水深再抛石再测水深”的方法对每一网格区域进行抛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规划的浅海区域水陆混合抛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抛投前根据潮汐信息并结合实时测量得到的水深、沉降数据,动态计算抛石区域在任意抛投时刻的抛石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规划的浅海区域水陆混合抛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抛投完成后立刻进行水深、沉降测量,实时更新水下地形信息,为下次抛投位置、抛石量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对比抛后测量数据和抛前数据,以供抛投施工质量检测和缺陷部分及时补抛,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79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