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压-辊轧联机自动生产线的锡线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6857.6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4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戴爱斌;伍永田;王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泰星电子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9/00 | 分类号: | B21C29/00;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47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联机 自动生产线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丝的挤压—辊轧联机时的冷却设备,特别适用于冷却锡焊料丝材。
背景技术
焊锡锡线挤压机主要有挤压机收放线架、冷却水槽、松香桶等四大结构部分组成。其中挤压机又分为:液压部分、机架部分、上料部分、顶杆(模头)部分、加热部分、电气控制部分等六个方面。冷却水槽应用接放锡线、丝、条冷却时的喷淋水或冷却水,管材从冷却定型装置出来时,并没有完全冷却到室温,如果不继续冷却,在其壁厚径向方向存在的温度梯度会使得原来冷却的表层温度上升,引起变形,因此必须继续冷却,排除余热,使得管材尽可能冷却到室温,一般冷却水槽通入自来水或经过热交换器的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水多从最后一段水箱通入,使水流方向与管子运动方向相反,以使冷却缓和,减少管子的内应力。
芯剂稳定是锡丝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直接影响到锡丝的焊接性能,锡线冷却工序对提高芯剂质量很重要。锡丝的钎剂在挤压工序中加注钎剂,国内设备普遍采用独立的挤压机和辊轧(大拉)机,挤压出来的锡线通过收线机缠绕在收线盘上,满一盘时移到下一工序进行辊轧或拉伸。这种工艺的缺点是,每盘锡线两端内的助焊剂会有部分被挤出,造成这一段的钎剂含量偏小,按照端头4cm长度的锡线被挤出部分钎剂计算,至成品线径0.8mm(常规)时已拉伸为12m长度,两端即为24m,每班产量约为1.5吨,每盘线重约60Kg,共25盘,可能钎剂含量偏小的成品锡线长度每天为600m,这么多的不稳定锡线,对产品的使用性能造成很大影响。
目前采用的挤压-辊轧(大拉)联机自动生产工艺,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059469A的“一种用于铜铝复合管的环保焊环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用于铜铝复合管的环保焊环的制备方法,先把合金材料的熔炼,浇铸成锡柱;然后挤压,挤压速度为4-5min/个锡柱,生产出带助焊剂芯的焊锡线,再通过大拉丝机和中拉丝机,将锡线的线径由10cm拉丝成符合制环需要的1.0cm-3.0cm的锡线,最后通过成环机,制得用于铜铝复合管的环保焊环。公开号为CN202199613U的“锡线自动生产系统”公开一种锡线自动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一挤压成型机、一使锡线逐渐变细的多级拉线系统和一自动卷线机,该多级拉线系统至少包括一级拉丝机和二级拉丝机,挤压成型机中设有挤压模。
这种工艺的优点是从挤压到辊轧(大拉)工序不断线连续生产,能保证挤压机加注的钎剂含量在后继工序中不发生改变,有效提高锡丝的钎剂稳定。但这类挤压-辊轧联机自动生产设备中,挤压锡线的冷却装置由冷却水箱、架空冷却水槽、循环水泵、安装支架等组成,结构复杂、操作维修较困难,而且较多的用电设备导致耗电量大,不够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的挤压-辊轧联机自动生产线的锡线冷却装置,解决目前锡线冷却装置结构复杂、耗电量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挤压-辊轧联机自动生产线的锡线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锡线用的冷却水槽,冷却水槽两端引线用的小导线轮,以及为冷却水槽提供冷水的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槽内部设置有弧形的冷却水隔板,所述冷却水隔板两头连接冷却水槽的两端线,冷却水隔板弧形底部上方设置有大导线轮,冷却水隔板和大导线轮之间的空隙可以通过锡线,冷却水浸没大部分的冷却水隔板和部分大导线轮。
大导线轮采用大直径导线轮,轮轴位于冷却水位上方。冷却水隔板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
本发明将挤压辊轧联动工艺中的冷却装置各个功能区巧妙的集成一体,取消了多余的循环水泵、热交换器等结构,简化了锡线冷却装置结构,降低了作业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安全性、稳定性,安装使用费大幅减少,运行更稳定更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锡线冷却装置结构图。
图2是传统的锡线冷却装置结构图。
其中1——挤压机;2——锡线;3——联机自动开关;4——小导线轮一;5——大导线轮;6——冷却水槽;7——小导线轮二;8——辊轧机;9——冷却回水;10——冷却水箱;11——循环水泵;12——热交换器;13——冷却水系统;14——冷却水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泰星电子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泰星电子焊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6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