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布线式双界面IC卡天线模块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26559.7 申请日: 2012-06-29
公开(公告)号: CN102779286A 公开(公告)日: 2012-11-14
发明(设计)人: 刘彩凤;王忠于;闾邱祁刚;王丹宁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豹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刘彩凤;王忠于
主分类号: G06K19/077 分类号: G06K19/077;H01Q1/22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王宝筠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层 布线 界面 ic 天线 模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和信息交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布线式双界面IC卡天线模块。

背景技术

双界面卡,也称为双接口卡(Dual Interface Card),是指在一张IC卡上,基于单芯片,同时提供“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与外界接口方式的智能卡。其外形与接触式IC卡一致,具有符合国际标准的金属触点,可以通过接触触点访问芯片;其内部结构则与非接触式IC卡相似,有天线、芯片等射频模块,可以在一定距离(10cm内)以射频方式访问芯片。因此,它有两个操作界面,分别遵循两个不同的标准,接触界面符合ISO/IEC7816标准;非接触界面符合ISO/IEC115693标准或ISO11784/ISO11785标准,两者共享同一个微处理器、操作系统和EEPROM(Elect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因此,它集合了接触式IC卡与非接触式IC卡的优点,是一种多功能卡,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尤其对于原来已经使用非接触式IC卡或接触式IC卡系统的用户,不需要更换系统和机具等硬件设备,只需在软件上作修改就可以升级使用双界面IC卡。在公共交通系统,如公共汽车、市内轨道交通、出租车、轮渡等,使用双界面卡,可以与银行部门直接结算;在城市生活公用收费领域,如电话、电表、煤气表、水表等,使用双界面IC卡,将实现远程交费,或通过银行结算;在公路收费系统,如高速公路、路桥收费、码头、港口停泊、停车收费、娱乐场所等,使用双界面IC卡的刷卡系统,将实现不停车收费等更便捷的收费方式;和在金融、证券等的交易领域,如银行、邮政、电信、证券交易、商场消费等;在出入口管理系统,如上岗管理、考勤管理、门禁管理等;在加密认证等领域,如移动电话SIM卡、电子商务交易安全认证卡、电子资金转帐卡、软件加密卡、防伪卡、防盗卡等,均可以使用双界面IC卡实现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操作。

目前,现有技术中双界面IC卡的基本制造方法是:双界面IC卡芯片的若干个金属触点与电极膜片相连接;制作非接触IC卡的无线射频识别天线;将无线射频识别天线层压到卡基中;在卡基的芯片封装位置铣槽,槽内裸露出无线射频识别天线的两个端头;双界面IC卡芯片嵌入到卡基的铣槽内;芯片的两个金属触点与铣槽内的无线射频识别天线的两个端头分别接触连接;双界面IC卡芯片封装在铣槽内。

参见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电极膜片上没有天线的设置,电极膜片上放置上双界面卡的芯片,其中电极膜片的8个金属触点中的6个作为接触式使用,其余两个触点作为非接触式使用,天线的两端和电极膜片作为接触式使用的两个触点连接。目前的技术制作双界面IC卡,天线的两端与电极膜片上的两个金属触点连接,通过飞线后在触点位置由焊接的方法实现连接,这种方法在金属触点与无线射频识别天线端头的连接的时候需要手工操作,通过手工焊接的方式连接,手工方式速度慢,焊接点容易脱落,稳定性不好,而且制造方法工艺难度较大,生产效率很低,且使用寿命较短,无法满足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布线式双界面IC卡天线模块,解决现有技术中制作双界面IC卡需要通过手工焊接方式实现天线两端与电极膜片上两个金属触点连接,焊接点容易脱落,稳定性差,而且制造方法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层布线式双界面IC卡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电极膜片层、卡基层、射频识别RFID天线层、绝缘层和过桥层;

所述电极膜片层,包括天线和电极膜片;

所述卡基层,在所述电极膜片层之下,包括8个第一通孔点,所述8个第一通孔点位于所述电极膜片上的8个金属触点的正下方;

所述RFID天线层,在所述卡基层之下,包括RFID天线、连接触点、第一芯片贴附点和第二芯片贴附点,所述连接触点、所述第一芯片贴附点分别连接于所述RFID天线的两端;

所述绝缘层,在所述RFID天线层之下,包括8个第二通孔点、第三通孔点、第四通孔点和第五通孔点,所述8个第二通孔点位于所述8个第一通孔点的正下方,所述第三通孔点位于所述连接触点的正下方,所述第四通孔点位于所述第一芯片贴附点的正下方,所述第五通孔点位于所述第二芯片贴附点的正下方;

所述过桥层,在所述绝缘层之下,包括过桥,所述过桥连接所述连接触点和所述第二芯片贴附点。

相应的,所述天线、所述RFID天线和所述过桥组成多层立体式RFID标签模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豹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刘彩凤;王忠于,未经北京豹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刘彩凤;王忠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6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