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屏手机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6251.2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3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朝晖;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移联科(沈阳)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3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领域,尤其涉及可变屏幕的手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智能手机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强大,它们拥有高速的CPU,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和大容量存储器。并且,随着3G的普及,手机的数据传输能力也能到很大提升。因而,现在的手机除了移动通讯功能之外,还具有浏览网页,观看音视频文件,甚至娱乐游戏等功能。
然而,现有技术的手机的显示屏幕的尺寸较小,所谓的大屏幕手机的屏幕尺寸也多在3.5-5寸之间,再大的话不方便打电话。若使用手机浏览网页或观看影音资料或进行娱乐游戏时,其显示屏幕的尺寸小而使得图像偏小,浏览及操作都不方便,大大降低了网页浏览和娱乐使用效果。
因此,亟需发展一种既便于接打电话,又便于作为数据传输或处理功能操作和娱乐使用的手机,来满足人们更舒适的视觉体验及操作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屏手机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方便的接打电话并变换屏幕,解决目前的手机屏幕尺寸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手机,包括手机本体,所述的手机本体包括处理器、连接至处理器的移动通讯模块和手机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本体还包括图像编码模块和手机端接口模块,所述的图像编码模块分别与处理器和手机端接口模块连接,所述的处理器控制将图像信号传输给手机显示屏或图像编码模块,所述的手机还包括与手机本体分离设置的扩展部,所述的扩展部包括扩展显示屏、图像解码模块和用于与所述的手机端接口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的扩展部接口模块,所述的图像解码模块分别与扩展显示屏和扩展部接口模块连接。
如上所述的手机本体还包括用于检测手机本体与扩展部是否连接的信号检测模块,该信号检测模块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如上所述的处理器根据信号检测模块传来的信号选择将图像数据传输给手机显示屏或图像编码模块。
如上所述的处理器在改变图像数据的传输对象时,先重启处理器内核。
如上所述的手机端接口模块和扩展部接口模块可以双向传输图像信号、音频信号、控制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如上所述手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将手机本体与扩展部连接起来的方法和将手机本体与扩展部断开的方法。
如上所述的将手机本体与扩展部连接起来的方法包括:
(1)将手机本体与扩展部连接起来;
(2)手机本体侦测到连接信号;
(3)处理器将图像数据传输给图像编码模块;
(4)图像编码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后传给手机端接口模块;
(5)手机端接口模块将压缩过的图像数据传给扩展部接口模块;
(6)扩展部接口模块将压缩过的图像数据传给图像解码模块;
(7)图像解码模块将图像进行解码后传给扩展显示屏;
(8)扩展显示屏将图像显示出来。
如上所述的步骤(2)中手机本体侦测到连接信号后,重启处理器核心。
如上所述的将手机本体与扩展部连接起来的方法还包括手机本体输出音频和/或控制信号给扩展部,以及扩展部输出音频/控制信号给手机本体的步骤。
如上所述的将手机本体与扩展部断开的方法包括:
(1)将手机本体与扩展部断开连接;
(2)手机本体侦测到连接断开;
(3)处理器将图像数据传输给手机显示屏;
(4)手机显示屏将图像显示出来。
如上所述的步骤(2)中手机本体侦测到连接断开后,重启处理器核心。
如上所述的手机本体,还包括可以实现移动通讯功能或数据传输的移动通信模块,例如支持GSM或CDMA等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或者WCDMA、CDMA2000、TD-S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的,也可以是支持LTE等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的。
如上所述的手机,在不需要大屏幕的时候,只需要使用手机本体即可,当进行浏览网页或观看视频等应用的时候,手机本体的显示屏就显得小了,这时可以连接扩展部,使用扩展部的大尺寸显示屏来显示,获得更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移联科(沈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移联科(沈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6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