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线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5496.3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鲍剑文;孙健;赵军;王新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港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B65H5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线缆的电动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送线机。
背景技术
通常,在建筑物中,墙壁里会事先安装好用于铺设线缆的管道。安装线缆时,一般会先发射一个牵引物穿过管道到达另一端。牵引物下面连着尼龙绳或其他强度足够的绳子。绳子一端连着牵引物,一端连着线缆。在将牵引物射到另一端后,通过牵引物将尼龙绳拉着穿过管道。尼龙绳从另一端出来后,底端还连着线缆,通过在管道另一端牵引尼龙绳,底端推送线缆,将线缆从一端输送穿过整个管道到达另一端,完成铺设的目的。在将线缆推送入管道的这一端,一般让工人或输送线缆的机械将线缆送入。在小建筑物或短距离线缆铺设时,几个工人即可完成作业。但在中高建筑中,输送线缆需要达到几吨或更大的力时,则必须使用输送线缆的机械将线缆推入,同时另一端使用牵引线缆的机械将线缆拉出。在小建筑中,也可以使用输送线缆的机械使作业更加安全和有效率。
类似的,输送线缆的机械也同样适用于在地下、电梯、船舶设备等地方铺设线缆时使用。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很多这种输送线缆的机械,大多为电动,电力相对于其他动力来说更为安全和稳定。这类机械虽然相比人工输送线缆更加安全和有效,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输送线缆不是那么方便和简单。这些问题主要归结如下:1)输送线缆的推力较小,这类送线机受其原理和结构所限,无法提供更大的推送力,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2)输送的线缆粗细大小限定在较窄的范围,不能输送太大的线缆,因为传送力不够大,也不能输送太小的线缆,因为夹不住。3)施加给线缆的传送力不均匀。因为施工的时候经常同时传送好几道线缆,这类机械在同时传送多道线缆时可能出现给其他某几道线缆施加了足够的推送力,但给另几道没有施加足够的推送力,可能是因为接触不充分,也可能是给的压力不均匀。4)输送线缆的速度不能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线缆在传送过程中可能碰到障碍物或摩擦较大的地方,产生高于预计的阻力,使得输送线缆的速度降下来,也可能碰到特别润滑的部分,产生低于预计的阻力,使得输送线缆的速度升了上去。如果送线机不能及时的使送线速度稳定下来回归设定的速度的话,会给整个铺设线缆的作业造成很多麻烦。因为通常情况下管道另一端配套拉线缆的拉线机速度是与送线机输送线缆的速度相匹配的,如果送线的速度产生变化,而拉线机的速度不能及时调整设定的话,线缆可能停止不前或堆积在管道中,因此好的送线机需要有一个实用的速度反馈和控制系统保证送线速度稳定。而市场上这类机械都没有很好的达到这一功能。5)输送线缆时会出现相互叠在一起或缠绕的情况。6)放入线缆不方便或不安全。线缆开始输送前需要人工放入送线机,需要一个方便、安全的结构便利施工者且保证安全。7)整套机械较难移动,因为送线时需要产生很大的力,通常为了保证送线机在送线过程中保持不动,这类机械都设计成可以固定在地面上、较重且重心低、没有移动装置的结构。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提供较大线缆推力的送线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所述车道结构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供较大线缆推力的送线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送线机,包括一可移动的机架,其中,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下滚筒,以及用于驱动下滚筒转动的电机,所述下滚筒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机架上相对于所述下滚筒处设置有一可上下垂直移动的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至少一个上滚筒;所述上滚筒与所述下滚筒相互交叉间隔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滚筒为两个,所述下滚筒为三个,所述上滚筒置于相邻下滚筒间隙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滚筒和下滚筒都为包胶滚筒,所述下滚筒上开设有环形沟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滚筒通过链条串联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线机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丝杆结构,所述丝杆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丝杆轴和设置在上盖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丝杆轴适配,所述丝杆螺母与丝杆轴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丝杆轴之间设置有实现各个丝杆轴同步转动的传动链,所述丝杆轴上设置有用于旋转丝杆轴实现上机架升降的旋转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杆轴包括设置在机架同一侧的第一丝杆轴和第二丝杆轴,以及设置在第一丝杆轴和第二丝杆轴对立面中间的第三丝杆轴,所述与第一丝杆轴和第二丝杆轴适配的丝杆螺母铰接在上盖上,所述与第三丝杆适配的丝杆螺母与机架之间通过插销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港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西港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5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