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城市无机垃圾制备加气空心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1703.8 | 申请日: | 201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强晓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龙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0 | 分类号: | C04B28/10;C04B18/3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1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城市 无机 垃圾 制备 空心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建材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利用城市无机垃圾制备加气空心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机垃圾是指城市生活垃圾中无机成分的废弃物。主要包括污泥和一些废家具、废玻璃、混凝土等,还包括一部分燃料废渣和生活渣土。
长期以来,城市无机垃圾的综合利用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尽管国内外对无机垃圾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种种原因,大多数未付诸工业实现。
综合所述,用城市无机垃圾为辅助原料生产水泥、墙体砖、道路材料已有报道,以建筑垃圾作为主要原料用于加气砌块的生产还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城市无机垃圾制备加气空心砖的方法,城市无机垃圾用量大、节能环保,缓解废城市无机垃圾堆存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为空心砖提供了新的原料来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城市无机垃圾制备加气空心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按下列干基质量份混合原料:
经粉碎处理后城市无机垃圾 50-80份
石灰 6-10份
粉煤灰 20-30份
水泥 5-7份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2-5份
(2)、按上述步骤(1)混合原料干基质量的85-95%加水、混合原料干基质量的0.01-0.03%加废铝粉,石灰质量的9-11%加石膏,废铝粉质量的1-4%平平加、混合原料干基质量的1-2%加甘油三醋酸酯;
(3)、将上述步骤(2)搅拌后的浆料在65-75℃温度下,发泡时间30-40min;
(4)、将上述步骤(3)的发泡浆料在常压下蒸汽养护得生坯,并切割成相应的尺寸;
(5)、将上述步骤(4)的生坯在0.7-0.9Mpa蒸汽养护18-22h,即得加气空心砖成品。
所述城市无机垃圾制备加气空心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加入纯碱,加入量为每立方米混合浆料中放3-4kg纯碱。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与其他建筑砌块相比,本发明生产的加气砌块容重轻,强度高,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承重墙或内墙隔断用。
与加气砌块相比,本发明的主要原料为城市无机垃圾,有利于解决城市无机垃圾堆存处理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总之,本发明结合我国氧城市无机垃圾量大、利用率低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了各种物料的组成结构和化学特性,形成了以硅铝酸钙、水化硅酸钙等为主体的矿物结构,其产品性能符合建筑用承重和非承重墙体材料质量要求。砌块主要原材料为废建筑垃圾,使用量大,有利于解决城市无机垃圾堆存处理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城市无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利用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城市无机垃圾制备加气空心砖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按下列干基质量份混合原料:
经粉碎处理后城市无机垃圾 50份
石灰 10份
粉煤灰 20份
水泥 5份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3份
(2)、按上述步骤(1)混合原料干基质量的85%加水、混合原料干基质量的0.03%加废铝粉,石灰质量的9%加石膏,废铝粉质量的12%加平平加、混合原料干基质量的1%加甘油三醋酸酯;
(3)、将上述步骤(2)搅拌后的浆料在65-75℃温度下,发泡时间30-40min;
(4)、将上述步骤(3)的发泡浆料在常压下蒸汽养护得生坯,并切割成相应的尺寸;
(5)、将上述步骤(4)的生坯在0.75Mpa蒸汽养护18h,即得加气空心砖成品。
在步骤(2)中加入纯碱,加入量为每立方米混合浆料中放3-4kg纯碱。
本发明实现了废物利用,制备出的加气砖性能参数如下:
将本发明生产的空心砖切割成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下:抗压强度2.88Mpa,容重0.64g/m3,收缩值0.47mm/m,重量损失4.5%,抗冻性强度损失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龙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龙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17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