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替考拉宁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21636.X 申请日: 2012-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2690333A 公开(公告)日: 2012-09-26
发明(设计)人: 段宝玲;张雪霞;任风芝;董爱华;蒋沁;张志江;李宁;李晓露;王海燕;朱秀良;林毅;陈书红;成晓迅;李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 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7K9/00 分类号: C07K9/00;C07K1/36;C07K1/34;C07K1/16
代理公司: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代理人: 张明月
地址: 050015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纯度 替考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微生物技术领域中药品原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从发酵培养物制取的替考拉宁粗品制备高纯度替考拉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替考拉宁(Teicoplanin)为游动放线菌属发酵产生的一种糖肽类抗生素,是继万古霉素后开发的新一代糖肽类抗生素,是目前国内临床上最为看好的抗耐药抗生素之一,与万古霉素比较具有更强的脂溶性、半衰期更长,具有良好的体液分布性、药物不良反应轻,可静脉或肌肉给药,应用更方便。 

替考拉宁的作用机制与万古霉素和其它糖肽类抗生素相似,首先非特异性地与细胞壁的外层结构相结合,然后与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的前体UDP-N-乙酰壁氨酸所接五肽的最后两个氨基酸形成的二肽D-丙氨酰-D-丙氨酸特异性结合,抑制细胞壁的生物合成,从而阻碍细菌的生长。同时替考拉宁导致细胞内UDP-N-乙酰壁氨酰五肽的积累,对细菌的生长同样具有抑制作用。替考拉宁主要对革兰氏阳性的需氧或厌氧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耐药菌株少,临床上,对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骨髓炎等深度感染的有效率达80%~90%,同时它与β-内酰胺、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用,对绝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有协同杀菌作用。因此,对替考拉宁的研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替考拉宁主要由A2-1、A2-2、A2-3、A2-4、A2-5和A3-16个结构近似的替考拉宁单组份组成。欧洲药典对各组分比例有明确规定,A2组之和不小于80.0%,其中A2-2为35.0%~55.0%,A2-1、A2-3、A2-4、A2-5均不大于20.0%,A3-1不大于 15.0%,不纯组分不大于5.0%;中国药典对A2各组分比例未做规定。 

替考拉宁单组份的结构式 

                                                                  

    

中国专利CN 101302248A公开了一种高纯度替考拉宁的生产方法,需要对替考拉宁粗品进行凝胶层析、大孔树脂分离、脱色、超滤、纳滤、结晶过程,可得到纯度大于93.1%的替考拉宁精粉,但步骤繁琐,而且只控制A2组比例,未提及到对A3和A2各组分的比例控制。美国专利US2005245481A1公开了一种替考拉宁的生产工艺,对大孔树脂粗提液进行活性炭脱色、再次树脂分离、超滤、纳滤、结晶,可得到纯度大于95%的替考拉宁精粉,但是对于A2各组分比例不能很好的控制,对于生产符合欧洲药典标准的替考拉宁精粉具有较高难度。

微球(microsphere)是指药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中而形成的微粒分散体系。制备微球的载体材料主要为天然高分子微球和合成聚合物微球。其中纳米聚合物微球具有刚性大,耐受有机溶剂性能好,pH值的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其粒径分布均一、且粒径可控,在实际的层析分离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沟流、压力不稳定等缺点,此外,它还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最高可达1000 m2/g以上,在高流速下可以获得更高的分辨率、载量和更低的反压,因此纳米聚合物微球适用于药物的分离和提纯。同葡聚糖凝胶相比较,纳米聚合物微球的骨架结构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更适合能经受高流速高压力操作的液相色谱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高纯度、组分比例可控的替考拉宁精粉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质量可靠,可生产药用级替考拉宁原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纯度替考拉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预处理:将替考拉宁粗品溶解于水或缓冲盐溶液中,制成替考拉宁粗粉溶液;

步骤2)层析:将替考拉宁粗粉溶液加样至纳米聚合物微球色谱柱进行层析,使用极性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梯度解析,分段收集替考拉宁解析液,检测各段解析液中各单组分的含量,根据对单组分含量的要求合并解析液,得到替考拉宁各单组份符合要求的替考拉宁解析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16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