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吊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1220.8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乃振;张永峰;胡春云;仓龙花;王东;康军;陆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普机械(宜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翻转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发动机汽缸体吊装的具有翻转功能的吊具。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汽缸体的生产过程中,从铸造到加工包括数十甚至上百道工序,中间需要翻转多次,现在一般采用翻转机进行翻转,有手动的、电动的和生产线自动控制的。中小型缸体一般是在生产线道轨上先送到翻转机进行翻转,翻转到要求的位置后,再送到道轨上传送到下道工序;而中大型缸体则是采用吊运方式,先吊运到翻转机进行翻转,翻转至要求的位置后,再重新吊运至下道工序。但这种使用翻转机进行翻转的方式缺陷在于,就是先要吊运汽缸体至翻转机进行翻转,翻转完成后再重新吊运至下道工序,费时费力,还增加了磕碰机会,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省时省力、使用效率高、翻转速度快且定位准的具有翻转功能的吊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吊具,包括主吊钩和位于主吊钩下端的横梁,所述主吊钩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横梁相连的左吊架和右吊架,左吊架和右吊架的下部分别通过转轴与位于左吊架和右吊架之间的转板活动相连,转板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定位销且转板上设有呈圆周分布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与左吊架和右吊架下端设置的通孔相对应且左吊架和/或右吊架通过贯穿通孔和定位孔的插销与转板固定相连。
所述横梁的端部设有支撑,所述的支承上设有水平设置在横梁上侧的丝杠,丝杠的一端穿过支承与手轮相连,丝杠的另一端与左吊架和/或右吊架上端设置的螺套相连。
所述主吊钩的两侧皆设有丝杠,左吊架和右吊架皆与横梁活动相连。
所述的丝杠设置在主吊钩的左侧时,左吊架与横梁活动相连,右吊架固定设置在横梁的右端。
所述的丝杠设置在主吊钩的右侧时,右吊架与横梁活动相连,左吊架固定设置在横梁的左端。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吊具可直接将汽缸体翻转至合适位置然后吊运至下道工序进行加工,翻转速度快且对汽缸体的定位准确,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碰撞;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转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吊钩;2—横梁;3—左吊架;4—右吊架;5—转轴;6—转板;7—定位销;8—定位孔;9—通孔;10—插销;11—支承;12—丝杠;13—手轮;14—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吊具,包括主吊钩1和位于主吊钩1下端的横梁2,在主吊钩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横梁2相连的左吊架3和右吊架4,左吊架3和右吊架4的下部分别通过转轴5与位于左吊架3和右吊架4之间的转板6活动相连,转板6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定位销7且转板6上设有呈圆周分布的定位孔8,该定位孔8与左吊架3和右吊架4下端设置的通孔9相对应且左吊架3和/或右吊架4通过贯穿通孔9和定位孔8的插销10与转板6固定相连。另外为扩大对工件的加工范围,在横梁2的端部设有支撑11,支承11上设有水平设置在横梁2上侧的丝杠12,丝杠12的一端穿过支承11与手轮13相连,丝杠12的另一端与左吊架3和/或右吊架4上端设置的螺套14相连。丝杠12可设置在主吊钩1的一侧或两侧,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情况即为丝杠12设置在主吊钩1左侧时的情形,此时左吊架3与横梁2活动相连,右吊架4固定设置在横梁2的右端;丝杠12还可设置在主吊钩1的右侧,此时右吊架4与横梁2活动相连,左吊架3固定设置在横梁2的左端;另外丝杠12还可设置在主吊钩1的两侧,此时左吊架3和右吊架4皆与横梁2活动相连,丝杠12设置主吊钩1的一侧还是两侧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普机械(宜兴)有限公司,未经鹰普机械(宜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1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达芦那韦和达芦那韦中间体的方法
- 下一篇:磺基琥珀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