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N,N-二甲基四氢糠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9002.0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8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肖哲;曾伏军;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52 | 分类号: | C07D307/52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甲基 四氢糠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N,N-二甲基四氢糠胺的方法。
技术背景
N,N-二甲基四氢糠胺是一种不对称结构调节剂,可广泛应用于合成聚丁二烯橡胶的合成中,精确控制聚丁二烯橡胶的微观结构。在硕士论文《新型四氢呋喃基结构剂及其复合体系对聚丁二烯微观结构控制研究》中报道了一种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先将1mol四氢糠胺在0℃慢慢加入5mol96%的甲酸中,再在50-80℃下加入2.2mol37%的甲醛,反应14-24小时,然后再加入1.1mol盐酸水溶液冷却后用乙醚洗涤四次,再向水相加入氢氧化钠直到水相的PH值到10,分离出上层产品,再加入K2SO4和金属钠干燥,常压蒸馏脱出乙醚,最后精馏,得到产品N,N-二甲基四氢糠胺,收率48%。
该方法合成工艺复杂,收率低,所使用原料四氢糠胺价格昂贵,因而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中使用到强酸强碱,腐蚀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直接以醛和胺为原料,制备N,N-二甲基四氢糠胺的方法。
以雷尼镍作催化剂,原料糠醛与二甲胺的水溶液,在40~80℃,1.5~10MPa压力下通入氢气反应,得到N,N-二甲基四氢糠胺反应混 合物;反应混和物通过离心分离回收催化剂,回收的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反应混和物在50~90℃下蒸馏回收没有反应的二甲胺,再精馏,得到N,N-二甲基四氢糠胺。
所述N,N-二甲基四氢糠胺的制备方法,二甲胺的水溶液中二甲胺的质量含量为30~40%
所述N,N-二甲基四氢糠胺的制备方法,雷尼镍催化剂的加入量为糠醛质量的2~15%,优选4~10%。
所述N,N-二甲基四氢糠胺的制备方法,糠醛与二甲胺的摩尔比为1∶(2~5)。
所述N,N-二甲基四氢糠胺的制备方法,回收的二甲胺用水吸收,得到二甲胺的质量含量为30~40%的二甲胺水溶液重复利用。
本发明直接采用糠醛与二甲胺缩合成亚胺化再催化氢化还原工艺,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避免使用强酸强碱,避免了设备腐蚀。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产品收率高于65%、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备N,N-二甲基四氢糠胺的方法。同时本发明所使用的雷尼镍催化剂已经商业化生产,可以循环使用多次,这也十分有利于工业化生产。N,N-二甲基四氢糠胺的产品纯度99.0%以上,可直接用于合成聚丁二烯橡胶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在2L高压釜中,加入500g糠醛(5.208mol),40g50μm雷尼镍催化剂,再加入2350g30%的二甲胺水溶液(15.667mol),氮气置换反应体系后,搅拌,升温,60℃时通入H2,压力7MPa,加氢时间6小时,反应混和物离心除去催化剂,回收催化剂循环使用,脱出催化剂的混和物在50~90℃下蒸馏回收没有反应的二甲胺,回收的二甲胺用水吸收为30~40%的水溶液,重复使用,粗产物蒸馏脱出水后精馏,收集136~140℃馏份,得到产品N,N-二甲基四氢糠胺480g,产品纯度99.1%,收率71.3%。
实施例2: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催化剂加入量为50g,加氢时间5小时,得到产品N,N-二甲基四氢糠胺484g,产品纯度99.3%,收率72.0%。
实施例3: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催化剂加入量为20g,加氢时间10小时,得到产品N,N-二甲基四氢糠胺465g,产品纯度99.2%,收率69.2%。
实施例4: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二甲胺加入时为3900g,得到产品N,N-二甲基四氢糠胺492g,产品纯度99.5%,收率73.2%。
实施例5: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二甲胺加入时为1560,得到产品N,N-二甲基四氢糠胺455g,产品纯度99.3%,收率67.5%。
实施例6:
反应步骤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加氢压力1.5MPa,加氢时间12小时,得到产品N,N-二甲基四氢糠胺440g,产品纯度99.3%,收率65.4%。
实施例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9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