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7834.9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1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安;赵旭;王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6 | 分类号: | F21V17/1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麦善勇;张天舒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100),包括:具有底壁(111)和在所述底壁(111)上延伸出的周壁(112)的散热装置(1),其中所述底壁(111)和所述周壁(112)限定出容纳腔(11);布置在容纳腔(11)的开口端的透镜(2);以及布置在所述底壁(111)上的、具有光源的电路板(3),其中,透镜(2)包括至少一个卡锁结构和至少一个抵压部,通过卡锁结构卡锁在周壁(112)中将透镜(2)固定至散热装置(1),并且透镜(2)通过抵压部将电路板(3)抵压在所述底壁(111)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LED光源因其具有较高的效率,较长的寿命和较低的功耗,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当今的市场上存在大量的LED改型灯。LED改型灯通常具有散热装置,布置在散热装置中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置有LED芯片,以及在散热装置的出光口处设置的透镜,该透镜能够对LED芯片的光线进行处理,以满足不同的照明效果。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通过螺栓将电路板固定在散热装置上,并且通过另外的螺栓以及可能的附件或者通过UV胶、双面胶将透镜固定在散热装置的出光口上。显而易见的是,上述方法的操作比较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在透镜和散热装置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也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照明装置,其部件数量较少、成本低廉并且装配简单。此外,在长期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之后,照明装置的各部件之间仍然具有较高的连接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照明装置由此实现,即该照明装置包括:具有底壁和在底壁上延伸出的周壁散热装置,其中底壁和周壁限定出容纳腔;布置在容纳腔的开口端的透镜;以及布置在底壁上的、具有光源的电路板,其中,透镜包括至少一个卡锁结构和至少一个抵压部,通过卡锁结构卡锁在周壁中将透镜固定至散热装置,并且透镜通过抵压部将电路板抵压在底壁上。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透镜可以通过卡锁结构直接卡锁到散热装置上,从而无需附加的机械结构,例如螺栓和固定罩等等。这明显地减少了照明装置的部件数量,同时也降低了装配难度。同时,形成在透镜上的抵压部也在透镜卡锁到散热装置上的同时将电路板抵压至散热装置,因此电路板无需单独地固定在散热装置上,这在电路板设计为陶瓷电路板时具有特殊意义。这是因为陶瓷电路板因其材料特性是非常易碎的,在通过螺栓固定至散热装置时很有可能损坏,而本发明的方案放弃了容易造成电路板损坏的机械结构。
优选的是,透镜包括基板以及形成在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微透镜结构。微透镜结构能够更好地与光源进行匹配。此外,在照明装置具有多个光源的情况下,为每个光源单独地配备一个微透镜结构,这非常有利于对光源的光线进行单独的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在将微透镜结构设计为抵压部时不必在另外设置单独的部件,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透镜的结构复杂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透镜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定位柱,定位柱设计为抵压部。有利的是,电路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通孔。定位柱能够帮助透镜与电路板上的光源精确的对准。这尤其在照明装置具有多个光源和多个微透镜结构的情况下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此外,定位柱取代微透镜结构作为抵压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微透镜结构的设计难度。
进一步优选的是,定位柱包括能插入到通孔中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其中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的连接部形成限位台阶,该限位台阶抵压电路板。该限位台阶在照明装置装配完毕的状态下可靠地将电路板抵靠在散热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进一步提出,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透镜和电路板之间的偏压装置,该偏压装置用于在透镜和电路板之间提供偏压力。在将透镜安装到散热装置上之后,弹簧受到挤压,从而处于一种受力状态。在照明装置经过长期使用之后,透镜或者散热装置可能因为老化而出现变形,但是透镜以预加应力的形式支撑在散热装置上,因此即使部件发生变形,透镜也能够可靠地固定在散热装置上,而不会出现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7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