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低Cr铁素体不锈钢热轧边裂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11261.9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宴宾;马立;蔡才;方徽源;龚培;杨峰;王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0 | 分类号: | C22C38/40;C21D8/02;B21B1/26;B21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cr 铁素体 不锈钢 热轧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低Cr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低铬铁素体不锈钢不含镍或仅含少量镍,是一种节镍型不锈钢。除具有不锈性和耐—般腐蚀性能外,其耐氯化物应力腐蚀、耐点蚀、耐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性能良好。此外,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强度高,冷加工硬化倾向较低,导热系数大,线膨胀系数小,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家电工业、汽车工业、房屋建筑、石化和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尤其是高温下存在着两相的铁素体不锈钢也存在着生产加工难度大的问题,对现场工艺控制要求高,其中热轧卷边裂问题就是一个主要的缺陷,原化学成分中的主要成分:13≥Cr≥12.4,0.3≥Mn≥0,工艺控制中的温度是:1170≥加热温度≥1130,1100≥粗轧出口温度≥1060,1010℃≥终轧温度≥970℃。研究表明影响不锈钢热轧板卷边裂的主要因素包括:钢种化学成分,夹杂和有害元素,坯料边部外形质量,热轧状态时的组织构成,热轧过程中的钢质塑性等。
传统改善边裂的方法主要是降低S、P等有害元素、改善板坯边部质量、调整温度等,但仍然不可避免的要在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进行轧制,而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之间热塑性的差异导致晶界处变形不均匀而产生开裂。
中国专利 CN01101660.4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带、抑制带钢边缘开裂的方法及制造带钢的方法,该专利仅通过控制微观成分来实现的,针对的是“Ni含量在2-5%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马氏体”;日本专利JP01259143A 也是通过成分的调整来实现的,针对的是Ni含量在5%以上的Cr-Ni系列奥氏体不锈钢;日本专利JP2003105440 为控制铁素体不锈钢边裂的工艺,但其主要方法是通过控制粗轧末道次出口温度和P值(是单边侧压量和狗骨宽度的函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低Cr铁素体不锈钢热轧边裂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不锈钢化学成分和工艺双重调整,显著改善了低铬铁素体不锈钢边裂现象,提高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低Cr铁素体不锈钢热轧边裂控制方法,按冶炼、连铸、板坯加热、轧制工序进行;
所述冶炼,一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20-0.045,N:0.015-0.027, Si:0.2-0.4,Mn:0.4-0.6,Cr:11.5-12.3,Ni:0.01-0.3,P≤0.03,S≤0.01;
所述连铸,连铸冷却水流量控制在2000-2500 L/s,连铸拉速稳定控制在0.9-1.2m/min;
所述板坯加热,板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050-1120℃,加热保温时间控制在180-220min;
所述轧制,粗轧出口温度控制在950-1050℃,终轧温度控制在860-960℃;中间坯厚度控制在32-38mm。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热轧边裂控制技术,通过对化学成分的优化从而控制热轧状态的相比例,连铸工艺的优化以改善板坯质量,热轧工艺的优化以保证在奥氏体单相区热变形等,大大改善了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热轧卷的边部质量,有效减少了边裂的发生,提高质量,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避免低Cr铁素体不锈钢热轧边裂控制方法,适用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冶炼、连铸、板坯加热、轧制等工序,具体生产工艺如下:
(1)冶炼,化学成分(wt%)控制如下:C:0.020-0.045,N:0.015-0.027, Si:0.2-0.4,Mn:0.4-0.6,Cr:11.5-12.3,Ni:0.01-0.3,P≤0.03,S≤0.01;通过以上成分控制,降低Cr含量,提高Mn含量,主要控制高温下铁素体-奥氏体相比例,从而将高温下奥氏体单相区控制在860℃-1120℃之间,高温相变点控制在1120℃以上。此外,S元素含量过高及P元素含量过高(容易引起夹杂)等均会导致热塑性下降,也需要严格控制。
(2)连铸,降低连铸坯的冷却强度,连铸冷却水流量控制在2000-2500 L/s;连铸拉速稳定控制在0.9-1.2m/min,防止角部裂纹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1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