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水热法制备氟掺杂钨酸铋粉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0659.0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谈国强;黄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1/00 | 分类号: | C01G4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田洲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法制 掺杂 钨酸铋粉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氟掺杂钨酸铋粉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削减技术,利用半导体氧化物材料在光照下表面能够受激活化,有效氧化分解有机物、还原重金属离子等特性,抗菌和清除异味,在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太阳能利用、抗菌和自清洁功能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钨酸铋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紫外和可见光响应、热稳定、光催化稳定、成本相对较低、环境友好等特点。
为了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目前主要通过四种途径来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①染料光敏化;②金属离子掺杂:③非金属离子掺杂;④半导体复合。从理论上讲,非金属掺杂可以在半导体能隙中产生一些能带,进而增加可见光的吸收;非金属元素掺杂使晶格中引入氧空位,氧空位的存在有效的阻止了光致电子和空穴的再复合,增加光催化效率。因此,通过非金属离子掺杂,可以有效的改善钨酸铋的结构,进而提高其性能,并得到一种新型纳米结构材料。
较早文献报道的钨酸铋,多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颗粒较大,比表面积较小,致使其活性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氟掺杂钨酸铋粉体的方法,其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工艺简单,环境友好,且合成的粉体反应活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波水热方法制备氟掺杂钨酸铋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称取Bi(NO3)3·5H2O、Na2WO4·2H2O和NH4F放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混合溶液,其中Bi(NO3)3·5H2O浓度为0.1mol/L,Na2WO4·2H2O浓度为0.05mol/L,NH4F浓度为0.025~0.1mol/L;步骤2:室温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得微波水热反应的前驱液,控制前驱液pH=1.0~1.5;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前驱液移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再将反应釜放入微波水热反应仪中,设定功率300~500w,在温度为160~240℃下保温60min后停止反应;步骤4:待反应温度降至室温后,将反应釜取出,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反应釜中沉淀物洗涤至中性后,在80℃下恒温干燥,得到氟掺杂钨酸铋粉体。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进行室温磁力搅拌,时间为30min。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NH4F浓度为0.025mol/L、0.05mol/L、0.075mol/L或0.1mol/L。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微波水热方法制备氟掺杂钨酸铋粉体的方法,反应温度低(200℃左右),反应时间短(反应时间60min左右),工艺简单,环境友好,且合成的粉体反应活性高;是一种工艺简单、高效率、低能耗、成本低廉的环境友好型的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NH4F浓度为0.025mol/L、0.05mol/L、0.075mol/L、0.1mol/L制备的氟掺杂钨酸铋粉体的XRD图。
图2是本发明NH4F浓度为0.025mol/L制备的氟掺杂钨酸铋粉体与纯相钨酸铋粉体的XRD图。
图3是本发明NH4F浓度为0.025mol/L制备的氟掺杂钨酸铋粉体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1:称取Bi(NO3)3·5H2O、Na2WO4·2H2O和NH4F放入烧杯中,加去离子水配制成混合溶液,其中Bi(NO3)3·5H2O浓度为0.1mol/L,Na2WO4·2H2O浓度为0.05mol/L,NH4F浓度为0.025mol/L;
步骤2:室温磁力搅拌30mins使原料混合均匀,得微波水热反应的前驱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06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