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窗口触摸屏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0147.4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9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旭阳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口 触摸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设备,触摸屏能够显示当前窗口和背景透明的浮动窗口,浮动窗口上有功能键和操作键,透过浮动窗口可以看到当前窗口内容;通过浮动窗口上的功能键可以改变浮动窗口上操作键种类。通过触摸浮动窗口上操作键键位可以对当前窗口进行相关的操作,以实现人机对话功能。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屏设备操控比较单一,不方便录入操作;同时键位触摸式操作,也不利于精细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双窗口系统的双窗口触摸屏设备,通过背景窗口操控当前窗口,解决了录入操作问题;本发明还通过触摸式鼠标方式实现了精确定位,实现了触摸屏设备的精细操作。
本发明双窗口触摸屏设备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是,双窗口触摸屏设备由设备主体、触摸屏、当前窗口和浮动窗口组成。浮动窗口由透明背景、功能键和操作键组成;触摸屏安装在设备主体上,触摸屏上显示当前窗口作为信息交流的窗口,触摸屏上还显示背景透明的浮动窗口,浮动窗口显示功能键和操作键,透过浮动窗口可以看到当前窗口内容;通过触摸不同的功能键的键位,可以调整出对应的浮动窗口,以实现操作键的更换;触摸操作键可以实现通过浮动窗口对前窗口的人机对话功能。
本发明双窗口触摸屏设备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是,双窗口触摸屏设备由设备主体、触摸屏、当前窗口、浮动窗口和铰链组成。浮动窗口由透明背景、功能键和操作键组成;触摸屏由两个独立的触摸屏组成,当前窗口和浮动窗口被分割地显示在两个屏幕上。触摸屏安装在设备主体上,触摸屏上显示当前窗口作为信息交流的窗口,触摸屏上还显示背景透明的浮动窗口,浮动窗口显示功能键和操作键,透过浮动窗口可以看到当前窗口内容;通过触摸不同的功能键的键位,可以调整出对应的浮动窗口,以实现操作键的更换;触摸操作键可以实现通过浮动窗口对前窗口的人机对话功能。
本发明双窗口触摸屏设备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是,双窗口触摸屏设备由设备主体、触摸屏、当前窗口、浮动窗口、铰链和窗口分割线组成。浮动窗口由透明背景、功能键和操作键组成;触摸屏由两个独立的触摸屏组成,当前窗口和浮动窗口被分割地显示在两个屏幕上,分割部分由分割线进行标示。触摸屏安装在设备主体上,触摸屏上显示当前窗口作为信息交流的窗口,触摸屏上还显示背景透明的浮动窗口,浮动窗口显示功能键和操作键,透过浮动窗口可以看到当前窗口内容;通过触摸不同的功能键的键位,可以调整出对应的浮动窗口,以实现操作键的更换;触摸操作键可以实现通过浮动窗口对前窗口的人机对话功能。
以上三个方案,当前窗口和浮动窗口还可以是一个窗口的不同的层。当前窗口和浮动窗口是一个窗口的不同的层;表示为浮动窗口所在的层的背景是透明的;表示为当前窗口所在的层显示当前信息交流层,表示为浮动窗口所在的的层显示功能键和操作键,透过表示为浮动窗口所在的的层可以看到表示为当前窗口所在的层内容;通过触摸不同的功能键的键位,可以调整出对应的表示为浮动窗口所在的的层,以实现操作键的更换;触摸操作键可以实现通过浮动窗口对前窗口的人机对话功能。
本发明双窗口触摸屏设备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是,双窗口触摸屏设备由设备主体、显示屏、触摸屏、当前窗口、浮动窗口和铰链组成。当前窗口显示在显示屏上,浮动窗口显示在触摸屏上。显示屏和触摸屏安装在设备主体上,显示屏上显示当前窗口作为信息交流的窗口,触摸屏上显示浮动窗口,浮动窗口显示功能键和操作键;通过触摸不同的功能键的键位,可以调整出对应的浮动窗口,以实现操作键的更换;触摸操作键可以实现通过浮动窗口对前窗口的人机对话功能。
本方案显示屏和触摸屏可以叠加放置,也可以独立放置;叠加放置时,触摸屏显示透明背景。显示屏可以是触摸屏,也可以不是触摸屏。
以上各方案功能键可以是,键盘、鼠标、安卓系统操控法、手写输入和数字键的组合。通过触摸这些键位,就可以改变浮动窗口的操作键,实现对应的对当前窗口的功能。
以上各方案操作键可以是透明的整个触摸屏,以实现安卓系统操控法和鼠标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旭阳,未经赵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01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